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48張外幣保單利率 調升 台新、臺銀人壽都有動作 調整後最高利率達4.25% |
摘錄經濟A10版 |
2025-04-01 |
為緩解保單解約潮並增加保費收入,壽險公司持續調高宣告利率,吸引客戶目
光。台新人壽昨(31)日宣布,4月起調高46張台外幣保單的宣告利率,包含美
元現售22張、停售14張,及新台幣現售十張,調整後,美元最高利率來到
4.25%;臺銀人壽4月起也調高二張美元保單宣告利率,調整後最高利率來到
4.2%。
兩家壽險業者4月合計調整48張台外幣保單宣告利率。
除台新人壽與臺銀人壽外,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
基人壽、全球人壽、元大人壽、合庫人壽、三商美邦人壽與遠雄人壽,4月宣告
利率均按兵不動,大型壽險公司裡,僅剩台灣人壽尚未公布4月宣告利率調整概
況。
台新人壽指出,在目前區隔資產固定收益債券利息收益率可支持宣告利率維持穩
定的情況下,適度調整台幣與美元保單宣告利率以回饋予保戶;4月起,調升36
張美元保單的宣告利率,最大調幅10個基本點,調整後,美元宣告利率最高
4.25%;另外,調整新台幣現售商品宣告利率共十張,最大調幅為5個基本點,調
整後,最高利率為2.65%。
目前為止,元大人壽、凱基人壽與台灣人壽的美元保單4.3%,仍為市場上最高水
準;新光人壽、全球人壽與台新人壽,美元宣告利率最高4.25%緊追在後。
包括國泰人壽、南山人壽、臺銀人壽,美元保單最高利率均有4.2%水準,富邦人
壽、遠雄人壽與合庫人壽則為4.15%,三商美邦人壽為4.1%。
臺銀人壽昨天表示,為減緩美元保單脫退情況的現金流壓力並期望帶入保費收
入,4月起調整兩張現售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大調幅為10個基本點,調整後,
最高宣告利率為4.2%。
|
2 |
富邦金續辦永續工作坊 引領企業低碳轉型 |
摘錄經濟B1版 |
2025-03-28 |
富邦金控日前攜手台北富邦銀行、富邦人壽、富邦產險、富邦證券、富邦投信等5家子公司舉辦「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議合工作坊」,這是富邦金控連續第二年舉辦減碳議合工作坊,由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郭倍廷代表致詞,勤業眾信執行副總經理李介文進行專題演講,5家子公司齊力邀請24家企業客戶響應,共促企業低碳轉型。
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郭倍廷致詞時表示,身為手握資金的金融業者,富邦深知推動永續轉型的重要性,也積極運用金融影響力,支持企業客戶與投資對象低碳轉型。2024年舉辦SBT議合工作坊後,已成功促成部分客戶將設定SBT目標納入評估,而今年再進一步舉辦減碳議合工作坊,希望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幫助企業夥伴加速推動與落實低碳轉型,攜手利害關係人,共同邁向永續未來。
富邦金控此次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工作坊,邀請石化、半導體、紡織、運輸、廢棄物處理等產業的企業夥伴共同參與,協助企業客戶瞭解指引細節,並依主管機關轉型計畫樣本進行討論及意見交流;期待透過此次工作坊,引導客戶參考該指引,揭露營運經濟活動的永續程度,並擬定及揭露具體轉型計畫,富邦金控亦能藉此更瞭解客戶需求、提供金融支持。
展望未來,富邦金控與子公司將持續發揮金融影響力,協助台灣產業共同面對氣候變遷,帶動整體社會往淨零碳排的目標前進。
|
3 |
隱璞尋光 金管會挖掘創新亮點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03-28 |
金管會27日宣布,即日起主動拜訪12家金融與4家金融科技公司, 了解金融科技創新過程中的困境,引導協助業者挖掘具發展潛力的創 新案件,以免有遺珠之憾,此一名為「隱璞尋光」的計畫,透過主動 出擊找出有潛力的個案,並協助業者串聯資源。
為發展金融科技創新,金管會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實驗」與「業務 試辦」雙軌併行制,建立監理門診與法規諮詢等輔導機制,解決推展 業務過程面臨的法令問題。但現行機制有一大盲點,即均為金融機構 或科技業者內部篩選案件後提出,為積極開發創新案件,協助業者釐 清實驗或試辦可能的疑義,金管會將主動拜訪業者,提供未來發展建 議及鼓勵業者提出申請,「隱璞尋光計畫」意為引導業者挖掘具發展 潛力的創新案件(璞玉),使其嶄露光芒,進而落地應用發展業務。
金管會創新處長胡則華進一步說,計畫主要有三項目的。一是釋放 訊息,去年10月開始金融科技創新的試辦要點,很多業者都還不知道 ,藉此強化宣傳;二是要讓金融業重視金融科技,了解有無進行中有 潛力的案件;三是串連資源,透過主動與金融業者交流,了解共同或 欠缺的資源,幫業者串連。
金管會預期的效益,首重解決問題,透過發覺創新潛力案件協助解 決法規、資金或人才的問題;二是促進產業間的合作;三是增進創新 ,以往基層有些案件提出來,但法規不可行就被主管擋掉,現在要突 破是有可行性,希望這些案件浮出檯面增進創新。
金管會規劃主動訪談的業者,多是金融科技發展上較為主動且資源 豐富者,尤其提供金融科技專利授權的對象,例如國泰金、北富銀、 永豐金證券等,過去積極申請試辦或創新實驗的業者,如國泰人壽、 富邦人壽、富邦產險與永豐金證券,也在規劃名單中。
整體來看,計畫安排北富銀、永豐金證券、富邦人壽、國泰世華商 銀、群益證、金鼎證、國壽、中信銀、好好證券、台灣人壽、將來銀 行、阿爾發證券投顧等共12家業者,為首批拜訪名單,預計年底前走 訪完畢後進入下一階段,也對較少申請試辦或沒有對外授權專利的公 股銀喊話:歡迎主動聯繫。
|
4 |
美元保單宣告利率高掛 |
摘錄經濟A 11 |
2025-03-26 |
利變型保單去年賣出3,061億元,年增逾一成,而市場上美元保單宣告利率近期調高動作頻頻,已掀搶客大作戰,其中台灣人壽最高已來到4.3%,新光、全球人壽來到4.25%,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凱基人壽也有4.2%。宣告利率水準幾乎與美債殖利率相當,也讓美元利變保單買氣大增
據統計,今年2月利變壽險約賣249億元,年成長25%。各大壽險公司也推出新一波美元利變險,宣告利率也是居高不下,如國泰人壽昨(25)日推出宣告利率4.2%的美元利變終身保單;凱基人壽、台新人壽日前也推兩款美元利變壽險,宣告利率達4.15%,滿足資產配置與多元資金需求。
各大壽險持續拉高宣告利率,替美元利變型保單銷售加馬力,包含新光人壽、全球人壽、凱基人壽及富邦人壽等,3月均調高保單宣告利率,新壽大手筆調升111張的美元保單宣告利率,調升後,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高來到4.25%。全球人壽同樣宣布調升18張美元保單宣告利率,調升後,美元保單最高利率4.25%;凱基人壽調整後,美元保單最高宣告利率達4.2%;富邦人壽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高4.15%。
目前為止,美元保單宣告利率最高水準仍為台灣人壽的4.3%;新光人壽、全球人壽美元保單宣告利率來到4.25%;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凱基人壽美元商品宣告利率最高水準均為4.2%;富邦人壽、元大人壽、宏泰人壽、合庫人壽、臺銀人壽、台新人壽、遠雄人壽為4.15%;三商美邦人壽為4.1%;第一金人壽則為4.05%。
壽險公司也推出新一波美元利變險搶市,國壽宣布推出宣告利率4.2%的美元利變終身保單,特別的是「樂齡優退權」,當年齡達到60歲或65歲之保險單週年日時,開始領取給付「生存保險金」,選定後就可每年領或每月領,領終身。
凱基人壽推出新美元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該保單宣告利率4.15%,除了分期繳費享終身保障,若符合高保費費率折減門檻及首、續期指定金融機構自動轉帳繳費,最高享7%保費折減。
台新人壽推出兩款美元計價利變壽險,宣告利率同樣達4.15%,滿足客戶在保障、投資及財務規劃需求。
|
5 |
富邦金 辦減碳議合工作坊 |
摘錄工商C5版 |
2025-03-26 |
富邦金控24日攜手台北富邦銀行、富邦人壽、富邦產險、富邦證券 、富邦投信等5家子公司舉辦「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議合工作 坊」,這是富邦金控連續第二年舉辦減碳議合工作坊,由台北富邦銀 行總經理郭倍廷代表致詞,勤業眾信執行副總經理李介文進行專題演 講,5家子公司齊力邀請24家企業客戶響應,共促企業低碳轉型。
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郭倍廷致詞時表示,身為手握資金的金融業者 ,富邦深知推動永續轉型的重要性,積極運用金融影響力,支持企業 客戶與投資對象低碳轉型。2024年舉辦SBT議合工作坊後,已成功促 成部分客戶將設定SBT目標納入評估,今年再進一步舉辦減碳議合工 作坊,希望透過循序漸進方式,幫助企業夥伴加速推動與落實低碳轉 型,攜手利害關係人,共同邁向永續未來。
富邦金控此次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工作坊,邀請石化、半導 體、紡織、運輸、廢棄物處理等產業之企業夥伴共同參與,協助企業 客戶瞭解指引細節,並依主管機關轉型計畫樣本進行討論及意見交流 。
富邦金控與子公司長期致力於攜手企業客戶與供應商進行低碳轉型 ,積極參與國際組織、舉辦各種活動邀請客戶參與,共同提升永續知 能。富邦金控2024年簽署「Global Investor Statement to Govern ments on the Climate Crisis」,呼籲各國政府重視氣候危機,並 採取行動推動淨零轉型;富邦人壽與富邦投信透過國際倡議組織CA1 00+,與全球機構投資人合作,進行共同議合。
台北富邦銀行也在2024年底攜手工研院舉辦中小企業淨零工作坊, 指導中小企業主學習碳排查及能源管理,並宣布與工研院合力推行全 台減碳顧問計畫,幫助企業主發展適合自己的轉型策略藍圖。
|
6 |
壽險股海得意 去年逾千億未落袋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3-24 |
壽險業去年從資本市場收穫滿滿。據目前已公布的15家公發壽險公 司2024年財報,至去年底15家壽險在股市中還有超過1,300億元的未 實現利益,隨時可處分實現資本利得,挹注獲利表現;受惠去年底美 債殖利率上漲,15家壽險全年利息收入飆升至8,400億元、創新高。
統計至去年底,15家壽險投入國內外上市櫃股票成本為2.1兆元, 因去年大型壽險從股票實現較多資本利得,較2023年底的2.15兆元, 推估減碼超過400億元。但受惠去年股市多頭,帶動壽險上市櫃持股 部位未實現增加,持有國內外上市櫃股票市值來到2.24兆元,比202 3年底2.19兆元增加,去年未實現利益逾1,300億元,超過2023年的4 00億元。
去年15家壽險持有國內外上市櫃股票部位,七家超過千億元,國泰 人壽持有市值超過6,400億元最多,其次富邦人壽逾5,700億元,南山 人壽與台灣人壽都超過2,000億元。但就去年底股票未實現來看,15 家中僅三家呈未實現損失,未實現利益較多是富邦人壽逾480億元, 其次國壽約440億元,凱基與台灣人壽也有超過百億元。
若計入國內外未上市櫃股票與基金、ETF的持股,各大壽險去年持 有股票未實現利益更多。富邦人壽去年底整體有900億元,今年到2月 底還有700億元;國壽到去年底有1,000億元,到2月底還有800億元以 上。
去年底美債殖利率上揚,壽險手中的債券與債券ETF部位未實現損 失雖擴大,但仍積極搶進買債鎖高利,15家壽險去年底光是放在攤銷 後成本的債券部位,就達到19.65兆元,全年共加碼超過1.1兆元,帶 動利息收入飆升。
去年底15家壽險利息收入超過8,400億元,連兩年超過8,000億元大 關,主要是來自債券部位的息收增加。
壽險業者認為,今年多空夾雜,預期長率維持高檔區間盤整,將伺 機持續布局長天期債券,有利今年經常性收益率提升。
|
7 |
壽險買台積 每股成本逾800元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3-24 |
大型壽險公司持股最多的個股就是台積電。去年台積電股價漲幅超 過8成,持有的壽險公司大進補,就2024年財報有揭露台積電持股的 國泰、南山、新光、凱基四家大型壽險,去年就有兩家未實現利益超 過百億元,成本均價約在800元~1,000元之間。
四大壽險持有台積電部位最多的是國泰人壽,至去年底持有台積電 約8.36萬張,買台積電的成本約達766億元,每股成本約在915元,若 以去年底的市價計算,持有台積電市值為899億元,顯示去年國壽持 有台積電的未實現利益高達133億元。
凱基人壽至去年底持有台積電張數也有4.87萬張,投入成本約392 億元,持股均價約在805元左右,至去年底的市價計算,持有市值為 524億元,未實現利益高達131億元。
南山人壽至去年底持有台積電約有4.25萬張,投入台積電的成本約 402億元,買進台積電的均價在945元左右,以去年底市價計算持有市 值共有457億元,未實現利益達55億元。
新光人壽至去年底持有台積電約3.73萬張,投入成本383億元,等 於買進的均價在1,025元左右,至去年底持有台積電市值402億元,未 實現利益約19億元。
近期因台積電擴大加碼赴美投資等因素影響,台積電股價震盪劇烈 ,假設四大壽險自去年底到今年2月底之前持有台積電部位未加減碼 ,四大壽險仍可呈現未實現正利益,國泰人壽、凱基人壽皆還有超過 100億元的未實現利益,南山人壽也還有逾40億元、新光人壽約有超 過5億元。
再就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台灣等六大壽險來看,持有 台積電市值最多的是富邦人壽,依富邦金的大額持股,至去年底持有 台積電市值為1,526億元,主要多是富邦人壽的持股,富邦人壽更是 台積電的前十大持股股東,推算至去年底富邦金持有台積電約有14. 19萬張,假設富邦金在今年前兩個月並未大舉加減碼,今年前兩個月 的股價波動,讓富邦金持有台積電市值約下降近50億元。
|
8 |
壽險業:根據人生階段投保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3-23 |
對於從未接觸過投資型保單的「小白」來說,可能不知道該選擇變 額壽險、變額萬能壽險或變額年金險,壽險業者指出,可根據不同人 生階段的財務需求來選擇合適的保單,但即便附有壽險保障的投資型 保單,也不一定能完全取代傳統壽險,民眾可依自身狀況選擇適合的 投資型保單,以達到保障與資產累積的雙重目標。
富邦人壽建議,民眾可以從財務規劃目標與人生階段出發來選擇合 適的投資型保單,以預算有限的小資族來說,變額萬能壽險提供彈性 繳費功能,可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來參與投資並享有壽險保障,且可 附加意外或醫療等附約,適合資金有限的族群同時兼顧保障與投資理 財;若是家庭中的經濟支柱,變額壽險因兼具壽險保障和投資功能, 且可依照生涯階段和家庭責任來彈性調整保額,適合欲兼顧保障和投 資的經濟支柱。
長期累積資產者,或準備退休者,可考慮變額年金險或附保證變額 年金,這類保費於年金累積期參與市場投資,待年金給付期開始可分 期領取年金給付,由於無壽險保額,適合想專注於長期投資來完成資 產累積目標的客群,或為退休生活創造穩定現金流的準退休族群。若 保戶擔心市場波動,則可選擇具附保證機制的變額年金,無論投資績 效變動,保險公司都依約提供身故保證的保障。
台灣人壽表示,因20~30歲的年輕人資金有限,投保變額萬能壽險 時,可從低保額開始,再隨著收入增加提升保障與投資比例;30~5 0歲的三明治族群可選擇變額壽險定期加碼繳費。
|
9 |
降低風險 可選類全委帳戶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3-23 |
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標的安全嗎?壽險業者指出,市場上最常連結的 標的主要以全權委託帳戶、共同基金和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為最 多,根據不同的標的可能由專業機構或保戶自行調整投資配置,並依 照市場環境與時機點調整配置比例,但投資型保單並非短期獲利工具 ,投資風險也需保戶自行承擔,若擔心風險可選擇類全權委託帳戶或 附保證機制的商品。
針對投資型保單的投資標的和調整方式,台灣人壽表示,依據「投 資型保險投資管理辦法」,投資型保單連結標的範圍廣泛,但以實務 上來說,通常以全權委託帳戶、共同基金與ETF等為最大宗。其中, 全權委託帳戶由專業投資機構根據市場變化、經濟環境與投資策略進 行資產配置與交易時點決策,例如在景氣成長時提高股票配置比例, 景氣下行時則增持債券或貨幣市場工具,以降低風險。
共同基金與ETF則由保戶依據投資理財目標、風險承受度與資產配 置偏好,自行決定是否調整投資標的與配置比例,建議保戶每季透過 保單價值通知書進行檢視與調整。
富邦人壽指出,以富邦人壽為例,依據不同商品類型,保戶每年最 多有12次免費轉換次數,可根據市場變化、年齡和風險承受度靈活應 對。對於無暇管理投資的保戶,類全權委託帳戶可交由專業投信代操 ,靈活應對市場波動。富邦人壽提醒,投資型保單需自負盈虧,但對 於擔心風險又擔心市場波動的保戶,可選擇具「附保證機制的投資型 類全委保單」,此類商品提供身故保證,不論市場表現如何,保戶仍 可獲得基本保障,加上專業投資團隊的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適合作 為長期財務規劃的一環。
|
10 |
退休規劃 首選變額年金險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3-23 |
隨著國人投資與退休規劃意識抬頭,投資型保單市場中的變額年金 保險受到廣大保戶的青睞,根據壽險業者觀察,台灣投資型保單市場 中,變額年金約占6到7成,遠超過變額萬能壽險與變額壽險,更有業 者的變額年金險在投資型保單的銷售占比達9成,反映民眾對於退休 後的穩定收入與生活品質的重視。
台灣人壽表示,目前在台灣市場中,投資型保單中的變額年金險最 受歡迎,其次則是變額萬能壽險,約占市場的2到3成,變額壽險則占 1成左右,原因在於變額年金險能提供長期穩定的退休金,有助應對 通膨與長壽風險,領取方式也彈性,保戶可選擇終身年金,確保一生 有穩定現金流,或定期年金,如10年或20年期間領取,還有一次性領 取,以滿足不同需求。
部分變額年金商品提供最低收益保證(附保證型商品),即便市場 表現不佳,保戶仍可獲得一定的回報或最低提款保障,降低市場波動 的風險,對於偏好穩健投資的族群而言,吸引力更大。
富邦人壽指出,根據去年的銷售數據,變額年金保單銷售占比高達 95%。其中又以「富邦人壽真豐利變額年金保險」最受保戶青睞,主 因是保戶財務規劃目的轉向提升個人生活品質的資產累積,因此偏好 可定期定額、彈性繳費、無須收取壽險保險成本費用的保單。
關於上述三種投資型保單的差異,台灣人壽說明,變額年金險多用 作退休金規劃,透過附保證型商品連結全委帳戶投資累積資產,年金 累積期間享身故保證金額、退休後可領取年金;變額萬能壽險提供壽 險保障、投資和彈性繳費優勢;變額壽險則兼具壽險保障與投資功能 ,由投保人選擇投資標的,死亡保險金額為基本保額加上投資價值。
若要以投資型保單作為退休或閒置資金規劃的一部分,應留意全委 帳戶的撥回率並不等於「配息率」。台灣人壽說明,全委帳戶的撥回 率是指投資型保單內的帳戶總價值,按年度或約定期間撥回一定比例 給保戶,資金來源是投資收益或保單內帳戶的累積價值,而非單純的 現金股利,通常撥回率較固定,例如當淨值高於8時,可按照約定比 例撥回,甚至可能加碼;若淨值低於8,則不進行撥回。
相比之下,配息率則是指基金、ETF、REITs等投資工具,依據標的 收益狀況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息,通常按年度或季度發放,而資金來 源是投資標的本身的收益,因此配息率會受到市場波動影響,並非固 定不變。
|
11 |
壽險接軌近了 關注2焦點 |
摘錄工商A 12 |
2025-03-20 |
距壽險2026年接軌IFRS 17與ICS剩不到1年,今年各壽險已開帳進 行平行測試,大型壽險陸續公布最新接軌財務試算,目前已公布國泰 、富邦、台灣三大壽險,預期接軌日ICS皆在法定標準100%以上,後 續還有資產重分類,牽動未來壽險獲利與淨值變化,與接軌後能否恢 復上繳現金股利,成為今年保險市場最關注的兩大焦點。
首先是ICS比率估算,國壽預期接軌日會有190%,富壽以接軌後維 持150%以上為目標,台壽估算有130%,且15年過渡期會逐年向上; 接軌後淨值變化,國壽、富壽預期淨值會稍下降,但加計稅後CSM可 高於去年底淨值,台壽預估淨值會增加約400多億元。
接軌後影響最大將是損益表,利差部分,三家壽險皆預期接軌後可 呈正利差,國壽預期利息成本將會大幅下降,避險後經常性收益率會 大於利息成本;富壽預期接軌之後可續維持損益面正利差;台壽現在 負債成本為3.27%,接軌後負債以現時利率計算第一年2.6%,負債 成本大幅下降,可預期損益表的經常性利差會增加。
其次是CSM,因接軌後CSM將逐期釋出在損益表,正CSM有助獲利。 國壽設立每年700億元新契約CSM目標,去年達成900億元並創新高, 預期接軌後五年內,每年釋出10%~15%成長;富壽去年CSM逾600億 元,超過內部目標400億元;台壽去年CSM約150億元,目標每年200億 元以上,估算接軌時會有千億元以上,約每年釋出百億元,年成長可 有15%以上。
但是各壽險接軌時可有一次資產重分類的機會,股票部分因接軌後 將取消覆蓋法,富壽、國壽預計會將部份股票部位放到其他綜合損益 (OCI),現在股票資本利得進損益、未來則是進淨值,二家去年都 有逾千億元股票資本利得,重分類後將影響獲利,而且預期接軌後股 市漲跌與實現資本利得將牽動淨值波動。
台壽預計將部分債券資產從攤銷後成本(AC)搬出,抵消負債面利 率波動,有利維持淨值與損益表平穩,但移出部分AC將對淨值有負面 影響,台壽估算接軌後仍維持比去年底更高淨值的機率仍高。
|
12 |
談併購 國內海外都會評估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3-18 |
富邦金控收購日盛金控為國內「金金併」非合意併購始祖,對於「金融2.0」時代來臨,總經理韓蔚廷昨(17)日表示「樂見其成」,因台灣金融業家數過多,若能整合、放大營業規模,有助提升風險承擔與對外擴張能力,對累積台灣金融業實力而言是件好事。
對於富邦金是否持續發動併購擴張營運版圖,韓蔚廷說,除保險業有接軌考量外,非保險業其他金融產業將繼續評估、內部一直都在找機會;不過「併購這件事要講緣分」,就市占率而言,富邦人壽市占較大,會考量非保險業其他金融產業是否有好的投資標的,讓富邦金能均衡發展,但「不代表不看保險業」,就算台灣沒有、海外也會看。
韓蔚廷說,富邦金市占最低的是銀行子公司,但不只銀行,投信、證券等也會評估相關機會,且沒有順序與互斥的問題,「併購這件事,有一個產業能做成就阿彌陀佛了」,區域別方面,不限台灣、海外也會考量,雖然重點是亞洲,但不會放棄歐美地區投資機會。
韓蔚廷表示,各子公司業別不同,是否推動併購,考量重點不盡相同,只要對公司中長期營運有幫助、有合併綜效,都會評估,但併購需要緣分、並不是買方市場,不是準備好資金就能成功;富邦金在意的合併綜效除客戶能否互補外,還有併購方人才,另個考量是分行執照,但在併購日盛後,分行家數足夠、不會是主要考量。
對於新加坡大華銀行把在中國大陸的零售金融事業賣給富邦華一銀行,韓蔚廷表示,富邦華一接手花旗銀行、大華銀行等外資的消費金融業務,主要是讓華一銀的法金與消金均衡發展。
|
13 |
富邦金股利 法人上看5元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3-18 |
富邦金控2024年稅後純益高達1,508.2億元,改寫金控業歷史新高,每股稅後純益(EPS)10.77元,賺進逾一個股本;總經理韓蔚廷昨(17)日表示,股利一定會反映獲利成長,並同時考量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今年發放去年股利,一定會比前一年更好」。法人預估,股利將可上看5元。
富邦金昨天舉行法說會,去年發放2023年股利為每股3元,包含現金股利2.5元、股票股利0.5元。韓蔚廷表示,過去提到富邦金股利配發率落在四至五成,但今年實際能發多少還是要整體考量,僅強調「股利會反映獲利、股利配發會符合獲利成長,同時考量現金和股票股利。」
韓蔚廷表示,保險業將於2026年正式接軌IFRS 17及ICS 2.0,因應接軌、強化資本結構要求,近年來壽險業幾乎無法發放現金股利或上繳股利給金控母公司,影響股利發放。
因應接軌,富邦人壽近年持續發行次順位債厚實資本, 2023至2025年分別發行250億元、560億元與待發行的190億元,富邦金昨天首度透露,不排除今年下半年將申設特殊目的公司(SPV)赴海外發行債券,若確定發行,將是國泰、南山、新光後,第四家宣布赴海外發債籌資的壽險公司。
富邦人壽去年稅後純益1,026.6億元,創歷史新高。富邦人壽去年底總投資資產增至5兆1,760億元,年增7.4%,投資報酬率5.48%,締造新猷,主因之一為國內外股票投資大賺。
富邦人壽去年國內股票金額為4,628億元,占總投資資產比重近9%,投報率高達24.76%;國外股票部位3,975億元,占比7.7%,投報率23.17%;國內債券與國外債券投報率分別為3.05%與4.12%。
與2023年相較,國內股票與國外股票去年分別增加224億與850億元。去年底股票未實現利益高達900億元,今年2月底降至700億元。
富邦金指出,國內外股票報酬率上升,主要反映實現資本利得及處分私募基金;現金維持相對較高水位、約2,452億元,占比4.7%,未來將視市況伺機布局,以期提升收益。截至去年底,富邦人壽合約服務邊際(CSM)達600億元,韓蔚廷表示,未來目標是每年成長15%至20%。
|
14 |
15壽險去年身家 下跌逾兆元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3-18 |
市場震盪壽險業受波及。15家國內公發壽險公司去年財報17日全出 爐,原去年第三季受惠於股市上漲,壽險手上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回 升至約3.6兆元,但去年第四季適逢美國總統大選,與美總統川普上 任關稅大刀揮舞,市場預期通膨升溫,美債殖利率去年底重回4%之 上,15家壽險手中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擴大至4.8兆元,導致身家跌 逾兆元,主要是債券部位的未實現損失擴大,反而股票部位去年底未 實現利益還有高達千億元。
壽險近年手中股債未實現全看美債臉色,至去年底15家壽險約有1 9.7兆元的債券部位放在攤銷後成本項下,去年第三季因美聯準會降 息利多、美債價升,攤銷後成本下債券部位若以市價計算,未實現損 失3.48兆元,但到去年底因市場預估川普上任後通膨升溫、美債價跌 ,以市價計算的未實現損失擴大至4.63兆元,但持有到期不會有大額 損失。
去年壽險手中滿手債券幾乎「無利可圖」,加上接軌IFRS 17與IC S邁入最後一年準備期,利息收入是接軌後重要獲利來源,因此壽險 業去年幾乎多是趁美債殖利率拉升時加碼,幾乎未從債券實現獲利, 反而多是趁股市上漲時大量實現資本利得,也導致去年底15家壽險手 中股債未實現利益下降或損失擴大。
至去年底15家壽險其他綜合損益項下股票、基金等未實現損失為2 ,245億元,較去年第三季的1,139億增加,主要受去年底美債ETF價跌 影響,但相比2022年未實現損失超過7,600億元來說已回升許多,主 要還是受惠於近兩年國內外股市皆大漲,股票部位未實現利益大增。
15家壽險持有上市櫃的國內外股市約2.2兆元,至去年底未實現利 益還有1,361億元,相比2023年的414億元增加許多,若單看上市櫃的 台股部位,至去年底持有約1.95兆元,未實現利益高達1,405億元, 也相比2023年底的814億元高,因股票未實現利益隨時可實現資本利 得來挹注獲利表現,顯示壽險後續獲利有撐。
去年底15家壽險中有6家壽險其他綜合損益項下股票、基金等未實 現轉呈正利益,其中以富邦人壽未實現利益48億元最多,其次是宏泰 人壽約47億元。但去年底受美債價跌影響,15家壽險整體股債未實現 損失皆較去年第三季擴大,其中資產排名前四大的壽險公司約各有6 ,600億~1兆元的未實現損失。15家壽險去年整體股債未實現損失為 4.85兆元,單季擴大1.26兆元、年擴大約1.2兆元。
15家壽險去年底綜合損益3,160億元,較2023年底6,186億元下降, 去年底15家壽險稅後純益共賺2,896億元,淨值約2.47兆元,年回升 逾3,200億元。
|
15 |
富邦人壽 去年台股投報率近25% 海賺逾1,500億元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3-18 |
壽險台股投資王名不虛傳。一向擅長在科技股操作的富邦人壽,1 7日在富邦金控法說會上,公布去年台股投報率高達24.76%,為壽險 業中投報率最強,去年富壽光是從股票實現資本利得就高達1,547億 元,不僅超過千億元大關,更創下史上新高,今年前兩個月股市震盪 ,但至2月底富壽股票未實現利益還有700億元,顯示今年獲利可期。
針對今年股債操作,富邦人壽表示,對今年股票市場仍然審慎樂觀 ,但因應不確定性因素仍存,會採取區間操作,今年持續布局AI趨勢 類股與各產業龍頭股,因應近兩年科技產業的爆發,去年積極承作成 長型股票,今年也是一樣的方向,不會著重在配息股配置。
債券市場部分,富壽認為,今年因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與地緣 政治,預期長率會維持在高檔,投資配置上會積極伺機布局長天期債 券。
積極實現資本利得、掌握區間波段操作是去年富壽投資股市主軸, 去年從股市實現高達1,547億元資本利得,創新高,相較2023年實現 獲利461億元,年增2.35倍之多,去年主要集中在第二、三季各實現 438億、423億元;債券則因美債跌價,苦無實現獲利機會,全年實現 虧損4億元,其中去年第四季實現虧損逾14億元最多。
即使去年已大量實現資本利得,但受惠於股市上漲,富壽至去年底 持有台股市值來到4,628億元,為兩年新高,台股投報率高達24.76% ,國外股投報率也高達23.17%,主要反映富壽去年處份私募股權基 金 與資本利得的成效。
|
16 |
善用手術險、實支實付 沒住院照賠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3-16 |
癌症醫學持續進步,許多癌症與疾病治療已不再依賴傳統住院手術 ,部分癌症治療就可於門診進行,或透過微創手術減少傷口與恢復時 間,壽險公司建議,可善用手術險或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以負擔在 健保不給付的門診手術費用。
遠雄人壽表示,許多傳統住院醫療險未必涵蓋癌症治療的新式療法 ,導致部分醫療費用需自行負擔,以子宮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等女 性常見疾病為例,若醫生採用達文西手術來處理,在健保不給付的情 況下,就可透過實支實付型醫療險,或是含處置給付項目的手術險來 支應,確保治療選擇不受限制。
富邦人壽指出,隨醫療科技進步,口服標靶、門診化療或放療的癌 症治療已不再需要住院,然而現行多數醫療險仍以住院為給付條件, 造成病患沉重醫療負擔,隨癌症險與時俱進,可選擇將癌症門診實支 實付納入保障範圍的保單,解決過去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非住院診 療」的保障缺口,滿足病友對高端醫療需求。
以2023年國人癌症好發率前三的大腸癌、肺癌及乳癌為例,採新式 標靶藥物治療,每年恐花費50萬~200萬元不等,新式放射治療如質 子、重粒子治療也要60萬~140萬元,免疫療法高達200萬~400萬元 。富邦人壽表示,癌症實支實付保單針對癌症住院及門診醫療提供高 額實支實付,更能補貼癌症治療費用,且將癌症門診實支實付納保障 範圍,針對癌症治療,只要超過自負額,並在約定保障限額範圍內的 醫療支出皆可申請理賠,滿足不住院診療的癌症高端醫療保障需求。
宏泰人壽說明,隨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動手術」已是相當普遍且 為人所接受醫療方式,而以保險角度來看,醫療險涵蓋的保障範圍各 有不同,為了讓保戶有更明確的選擇,投保手術險可為必要性的手術 提供保險保障,支應因手術治療衍生的醫療費用。
|
17 |
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 暴增 |
摘錄經濟A 11 |
2025-03-13 |
壽險業保單銷售回溫;今年前兩月,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合計突破千億元、來到1,028.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69.9億元,大幅成長近54%;業者估計,今年前兩月,整體壽險業新契約保費將超過1,770億元,年增率逼近六成。
各公司公告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國泰人壽新契約保費收入達336.5億元,年增138%,金額與年增率均為六大壽險之冠。富邦人壽前兩月新契約保費250.9億元,在六大壽險裡居次,年增率36%;南山人壽173.8億元排名第三,年增26.1%。
凱基人壽前兩月新契約保費118.5億元,年成長70.5%,年增率僅次於國壽、奪下亞軍。台灣人壽與新光人壽前兩月新契約保費分別為81.5與66.9億元,年增率分別為3.8%與14.3%。
今年2月,「壽險雙雄」國壽、富邦人壽兩家新契約保費收入雙雙突破百億元。其中,國壽新契約保費158.2億元,年增近180%,同樣為六大壽險之首;富邦人壽108億元,年增62.6%。
國壽指出,意外及健康險銷售動能穩健成長,2月新契約保費月增29%、台幣傳統型商品月成長20%。投資型商品部分,持續推廣穩健的類全委保單及兼顧資產保全的變額壽險與GMDB(附保證)商品,2月投資型商品新契約保費87億元,年增率高達415%。
富邦人壽積極強化分期繳及保障型商品推動,2月新契約保費108億元,年成長近63%,續年度保費受惠於分期繳比重持續提升,年增44%,2月總保費收入334億元,年增49%。
南山人壽2月新契約保費83.5億元,年增54.7%;凱基人壽59.5億元,年增91.9%;台壽與新壽為37.8與32.1億元,年增19.3%與20.6%。
|
18 |
六大壽險新約保費衝破千億 |
摘錄工商A 12 |
2025-03-13 |
降息環境下資金逐步回流保單,投資型保單、利變壽險與分紅保單 前兩月業績皆回升,六大壽險新契約保費收入已超過千億元、來到1 ,028億元,年增53%,預估整體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二月應接 近1,800億元,有望創五年同期新高。
儘管今年2月工作天數比去年少,但壽險業績持續升溫,市場預期 美國聯準會今年維持降息步調,大型壽險今年在調升美元宣告利率上 展現極大誠意,美元最高宣告利率幾乎已拉上4.2%,讓利變保單銷 售增溫,同時投資型保單持續熱銷,尤其近期以類全委的變額年金險 等銷售最佳,分紅終身壽險在銀行通路的加持下也持續熱賣,六大壽 險當月新契約保費收入達479億元、年增高達79.7%。
六大壽險的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凱基、台灣等人壽,2月業 績皆超過去年同期,兩大龍頭的國泰、富邦已連兩月賣破百億元。國 壽連兩月拿下業績王,2月賣158億元、年增高達179.5%,最關鍵就 是旗下類全委、變額壽險、附保證等投資型保單熱賣,約55%來自投 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超過87億元、年增超過4倍。
富邦人壽2月賣108億元、年增63%,目前六大中僅富邦將主力放在 分紅保單,今年分紅保單依舊是主軸,當月新契約保費多受惠旗下外 幣分紅終身壽險熱賣,另一部分是變額年金險銷售挹注。
南山人壽2月賣84億元、年增55%,除受惠變額年金險熱銷外,利 變終身壽險與傳統型的養老險也是熱賣主力商品;以利變壽險為主力 的凱基、台壽、新壽,2月銷售也增溫,尤其凱壽賣近60億元、年增 逾9成,台壽、新光賣超過30億元、年增2成左右。
前二月已有四家壽險賣破百億元,國壽衝最快,逾300億元來到33 6億元、年增逾1.38倍;富壽251億元拿下亞軍、年增36%,南山、凱 基也賣破百億元,各為174億、119億元。六大累積前二月新契約保費 1,028億元、年增53%,業績明顯升溫,預期整體壽險前二月新契約 保費會超過1,700億元且接近1,800億元,年增近6成,有望創五年同 期新高。
|
19 |
富邦加碼綠能投資 |
摘錄經濟A2版 |
2025-03-11 |
富邦集團積極投資再生能源,富邦金控昨(10)日代富邦能源公告取得匯旭電力公司普通股,投資總股數不超過8,210萬股,每單位價格不超過11元,投資總金額不超過8億2,100萬元,投資目的為擴大參與綠能投資。
2024年6月,富邦能源也曾投資利通管理顧問普通股,投資總股數不超過1億2,920萬股,每股面額10元,投資總金額不超過12億9,200萬元,利通管顧為泓德能源100%持股的子公司,交易原因同樣是擴大參與綠能投資。
為持續拓展再生能源領域及相關輔助事業、支持政府能源轉型目標,富邦人壽去年10月經董事會決議,擬以星耀能源股份抵充出資,與星耀投資控股進行股份轉換,交易後取得星耀控股的股份、星耀能源成為星耀控股100%持股的子公司,星耀控股將作為未來公開發行主體,交易總金額為24億元。富邦人壽當天也公告,擬參與設立星耀二號能源公司,投資總金額不超過11億元。
富邦集團斥資百億元拓展綠能版圖,旗下台灣大哥大去年6月加入「富邦能源綠能投資平台」,攜手泓德能源、富邦人壽、富邦媒體成立的控股公司富邦能源,由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出任董事長,規劃五年內自建380MW(百萬瓦)光電案場,搶攻綠能商機。
富邦能源於2023年12月由富邦集團成立,台灣大哥大加入後,總投資金額增至110億元。富邦能源在去年5月27日決議辦理現金增資,因營運需要,洽特定人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40億元,每股面額10元;現金增資認股基準日為去年6月5日,其中富邦人壽認購30億元、台灣大新創開發與泓德能源分別認購4億元,富邦媒體科技認購2億元。
|
20 |
六大壽險進帳408億元 |
摘錄經濟A2版 |
2025-03-11 |
受惠穩定的經常性收益及資本利得挹注,大型壽險公司獲利持續成長;2025年2月六大壽險合計賺進181.1億元,年增17.7%;今年前兩月合計賺進408億元,年增近一成、為9.1%。
其中,富邦人壽2月稅後純益95億元,累計後純益為181.8億元,年增36%,主要投資收益來源為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基金配息收入。
國泰人壽2月稅後純益31.3億元,累計稅後純益125.6億元,年增2.6%。2月獲利穩健,主要反映資本利得、經常性收益貢獻及避險操作得宜。
南山人壽保險本業表現穩健,受惠穩定的經常性收益及資本利得挹注,2月稅後純益54.9億元,累計稅後純益78.3億元,年增22.9%。
凱基人壽保單銷售動能強勁,投資方面亦掌握市場波動操作實現資本利得,2月稅後獲利為26.6億元,今年前二月稅後獲利達50億元,年增65.8%。
台灣人壽2月稅後賺進4.6億元,累計獲利29.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四成,主因美元匯率波動影響認列較高的匯兌損失,但新契約保費業績量穩定成長。新光人壽為六大壽險裡唯一虧損的業者,單月淨損31.3億元,累計前兩月虧損57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