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2822
台北股市

0981-868755

02-22508952

廣告連結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台灣奈微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台灣奈微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台灣奈微光公司技術長 林清富跨界創新 矽光子開先鋒 摘錄工商C5版 2025-03-22
  從高速通信到非侵入式醫療檢測,矽光子技術正悄悄改變著我們的 生活。矽光子不僅是高速光通訊的關鍵,更可用於感測,而推動這個 應用方向,並在台灣落地與發展的關鍵人物,正是台灣奈微光技術長 林清富教授。他不僅是光電技術的國際先驅,更是一位善於跨領域整 合與洞察趨勢的技術領導者。

  用光速傳輸 搭建未來生活的橋梁

  被譽為「台灣矽光子感測之父」的林清富教授,是台灣少數同時獲 得IEEE與SPIE院士殊榮的光電學者,他從台大電機系一路深耕光電領 域,致力於突破技術極限,後來更攜手夥伴創辦了台灣奈微光,專注 於開發先進的矽光子感測解決方案,推動台灣在全球市場中的技術實 力,將科研與產業完美結合。

  林教授對矽光子技術的應用很有洞見,他表示,「矽光子技術潛力 無限,從高速數據傳輸,到改變傳統醫療模式的非侵入式健康檢測, 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甚至能被賦予AI感知能力,創造人工智慧新的 維度,並在多方面發揮關鍵性的作用,想像一下,有一天你不需要抽 血就能檢測健康,甚至可以在家中完成身體數據的測量,並通過遠端 傳輸技術將資料傳送給醫護人員,這樣的技術將對遠距醫療和居家健 康管理帶來巨大的幫助,提升我們的生活便利性與健康保障!」

  從研究到實踐,打破技術的天花板

  林教授表示,「近年來國科會積極推動研究成果的產業化,並鼓勵 將前沿技術應用於實際生活中,矽光子技術在感測領域有極大的潛力 ,未來有望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關鍵科技。這也是我們一直致力於 將這些技術引入產業的原因,讓它不再僅僅是學術界的研究成果,而 是真正可以進入生活、被大眾所使用的技術,並結合AI,為健康醫療 、環境監測等領域帶來革命性的突破。」

  跨領域思維:心理學與光電研究的融合

  除了在光電領域的深耕,林教授對心理學也有濃厚的興趣。他表示 ,「心理學是少數橫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學科。它幫助我們從不 同角度看待問題,也讓我們更清楚了解組織中運作涉及的各種心理因 素。」

  人才的養成:技術之外的跨界思維

  林清富教授在學術界到企業界的轉型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兩者的巨 大差異。他指出,「學校的研發專注於技術突破,而企業的核心則是 將技術應用於市場,並且真正解決消費者的問題。」因此,他認為, 未來的科技人才除了具備知識基礎、創新思維,更要具備跨領域的整 合能力。

  以矽光子技術為例,林教授指出,「要投入這個領域的人,必須具 備光電與半導體相關背景的基礎知識,同時擁有創新的思維。基礎知 識的優勢在於,你能篩選出那些可行的創新想法,避免陷入不切實際 的幻想;但如果只有知識而缺乏創意,則容易固步自封,最終無法跟 上時代的步伐,甚至被淘汰。」

  展望未來:駕駛安全與健康管理的新突破

  林清富教授提到,奈微光計畫於2025年1月參加拉斯維加斯的CES展 覽,將展示多項創新技術概念。其中包括帕金森症相關氣體的技術, 能偵測患者在發病時釋放的特殊氣體,為早期診斷提供全新的可能。

 
2 台灣奈微光完成董監改選 邱俊榮接任董事長 摘錄工商時報 2024-07-04
台灣奈微光已順利完成113年股東常會,此次股東常會適逢三年一次的董事及監察人改選。選舉結果由前交通部長及前高雄市代理市長葉匡時成功當選監察人。在董事選舉方面,該次選舉應選出董事6人,其中新任董事由中華經濟研究院代理院長王健全及台北數位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藍信彰接任。會後立即召開董事會,由邱俊榮接任董事長。

台灣奈微光表示,在科技創新與應用方面,將持續推動半導體矽光子產業的發展,目前在產、官、學三界擁有豐富的資源和支持。同時,在國發基金的協助下,公司將進一步提升技術實力,致力於成為全球半導體矽光子產業的領導者。

邱俊榮表示,過去一年中,成功從晶片階段提升至產品模組階段,這對公司而言是一項重大突破。未來,公司將持續推進研發進程,盡快將產品推向市場,這也是我們今年的首要目標。同時,將強化公司治理,提升企業競爭力,創造更大的股東利益與社會效益。

台灣奈微光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矽光子感測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未來將繼續為全球半導體矽光子產業貢獻更多力量。
 
第 1 頁/ 共 1 頁 共( 2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