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2565
台北股市

0981-868755

02-22508952

廣告連結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街口電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街口電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電支大戰續燒 關注三大焦點 摘錄工商A 11 2025-11-14
9月國內電子支付使用人數與交易金額穩健成長,電支大戰維持三強鼎立格局。電支業者表示,年底前主要關注三大焦點,包括街口支付營運,會否受母公司股權爭議案波及、全支付的盜刷事件是否衝擊成長,以及Line Pay正式加入後的市場版圖重塑。

 金管會公布的最新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資訊顯示,9月使用人數來到3445.37萬人,月增約39萬人。第一名仍為一卡通,使用人數708.04萬人,月增約3.22萬人、0.46%;街口支付使用人數703.72萬人,月增約2.98萬人、0.43%,位居第二;第三名是全支付約674.79萬人,月增14.36萬人、2.17%。

 9月全體電支機構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金額約213.61億元、月增9.4億元。業者盤點原因,主要受惠於中秋連假出遊帶動消費、電商促銷檔期,以及公務代繳費用集中等因素。

 觀察個別業者表現,前三強電支合計市占約7成,其中,全支付單月代收付金額達63.45億元,穩居電子支付龍頭寶座;街口代收付金額46.68億元居第二,為連續3個月下滑後首次回升,微幅增加1.59%;一卡通代收付金額為39.62億元,維持排名第三。

 電支業者指出,年底前有三大重點值得關注,一是街口支付受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公司的股權糾紛影響,營運狀況是否能回穩備受討論。金管會日前證實,「目前狀況穩定」,並表示對電支業者的財務與業務皆設有基本要求,將持續督促資本部分,不過,未來是否仍會影響營運,尚待爭議案落幕。

 二是全支付上線滿三年,迅速躍升為國內電支前三強,成長勢頭強勁,且在7月彎道超車街口,篡奪「代收付」市場龍頭地位後,已連續3個月稱王,但日前傳出綁帳戶連結遭扣款、釣魚信件取得個資等相關盜刷事件,對全支付後續成長帶來的影響,仍待評估。

 三是待Line Pay正式投入電支業務經營之後,市場版圖可能將會再次重整,競爭態勢引發關注。
2 街口代收付業務 連三月下滑 摘錄經濟A 10 2025-10-10


金管會昨(9)日公布電子支付及信用卡最新統計數據,其中,近期受到母公司街口金科股權爭議影響的專營電子支付公司「街口支付」代收付款項自6月以來連三月下滑,月減幅分別為5.13%、9.96%與13.56%,不過金管會表示,街口支付整體財、業務趨穩,會持續關注;此外,金管會表示,電支業者目前普遍虧損,信用卡前八月簽帳金額則有近3.28兆元創歷年同期新高。

近期街口支付因母公司股權爭議影響,其單月代收付款項從5月的62.23億元,連月衰退為59.04億、53.16億、45.95億元,且月減幅逐月攀升。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張嘉魁指出,主管機關對電子支付業者均有一定的財務與業務監理指標,會持續督促各業者依規運作。

銀行局補充,街口支付的業務情形已逐漸回穩,8月代收付款項相較7月下滑主因是7月有繳交燃料稅等因素,墊高基期,多數電支業者的8月都有下滑。整體而言,目前九家專營電支機構中,除悠遊卡公司外,其他電支業者都呈現虧損狀況,依規定,若累積虧損達實收資本額的二分之一就必須增資,而目前街口支付並未達增資門檻。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8月底,電支帳戶總使用者人數達3,406萬人,月增44萬人,約1.31%,年成長15.42%,代收付實質交易款項減少3.1億元,達204.2億元,年增17.22%。

信用卡方面,金管會統計,截至8月底,共32家發卡銀,全台信用卡流通卡數達6,015萬張,有效卡數3,993萬張;8月單月簽帳金額高達3,763億元,雖月減2,770億元或42.4%,但仍創史上同期新高,今年前八月累計簽帳金額達3兆2,794億元,也是歷年同期新高,年增5.53%。

張嘉魁說明,8月刷卡簽帳金額減少的主因是7月有綜合所得稅繳稅入帳支撐,因此基期較高,根據國稅局資料顯示,今年繳稅簽帳金額達2,185億元,且主要集中在7月份,至於創高原因有三,一是民眾消費習慣刷卡,因此隨消費增長,二是刷卡有延遲付款優勢,三是銀行提供優惠回饋,或是特約商店通路持續增加,搭配銀行的促銷活動而使簽帳金額持續成長。
3 國人8月刷卡金額 同期新高 摘錄工商A10版 2025-10-10
金管會公布8月國人信用卡簽帳金額約3,768億元,創史上同期新高 ,但月減約
2,770億元,主要因為今年綜合所得稅延至7月入帳,加上 暑假旅遊消費旺季的疊
加效應,因此出現首次單月刷破6,000億元的 紀錄,8月回歸正常水準;累計前八
月3.28兆元、創同期歷史新高。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張嘉魁分析,單看綜所稅的刷卡金額,今年信 用卡繳納
綜所稅的金額約2,185億元,主要集中於7月入帳,使當月信 用卡簽帳金額創史上
單月新高。8月信用卡簽帳金額3,763億元、年增 3.04%,前八月3.28兆元、年增
5.53%,因非現金支付普及,加上銀 行提供的優惠紅利與通路持續增加,成為簽
帳金額持續成長的原因。

  截至8月底止,共計有32家信用卡發卡機構,總流通卡數約6,015萬 張,7月
底為5,995萬張,月增加約20萬張;總有效卡數約3,993萬張 ,較7月底3,986萬張
小增7萬張。

  電子支付方面,至8月底共有9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及20家兼營電 子支付機
構,包含銀行及中華郵政;儲值卡總流通卡數約19,713萬張 ,較7月19,597萬張,
月增約116萬張;8月消費卡數約1,398萬張,月 增約47萬張;8月消費金額約68.6
億元,月增約2.7億元。

  8月電支總使用者人數約3,406萬人,較7月底3,362萬人月增約44萬 人。觀察8
月三大業務情形,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金額約204.2億元 、月減約3.1億元;辦
理國內外小額匯兌金額約179.6億元、月減約5 .2億元;收受儲值款項金額約296.2
億元、月減約8.5億元。

  此外,街口支付受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公司的股權糾紛案波 及,近期
風波持續擴大,支付代收付業務已連續兩個月月減約1成, 市場關注其營運狀
況。張嘉魁強調,目前街口支付營運狀況穩定,金 管會對電支財務、業務皆有基
本要求,會持續督促資本部分。
4 泰山告街口胡亦嘉涉侵占 摘錄經濟A 13 2025-10-09


泰山投資街口支付36億元股權交易案風波又起,昨(8)日又傳出,泰山近期具狀指控街口金融科技公司負責人胡亦嘉涉嫌侵占其中「購買老股」的14億元。

昨日有一篇透過第三方發布卻以泰山立場陳述的新聞稿指出,泰山多次發文給台新銀提醒應禁止街口金科動支該「代收」帳戶資金。泰山對外出示由胡亦嘉親筆簽名、簽署日期2023年5月8日的本票,其交割的先決條件「須在街口金科於收到泰山款項後六個月內取得經濟部許可」,證明當時胡亦嘉收受泰山公司這筆認購老股的價款是「代收」「專款專用」性質,胡亦嘉和街口金科無權動用。

街口金科昨日發出嚴正聲明,強調報導錯誤,呼籲政府與主管機關切勿配合泰山公司,否則形同幫助通緝犯,最終,相信法院會還給街口金科一個公道。

街口金科指出,第三方發布報導指暫時狀態處分為保勝公司與泰山公司於商業法院之爭議,與街口金科無關,街口金科更無收到任何法院禁止動支股款之命令,保勝公司及泰山公司新經營團隊利用媒體散布不實訊息。

台新銀行昨表示,尊重法院裁判,對於客戶帳戶之管理亦遵循法令規定辦理,絕無不依法行事或延誤情事。

泰山公司指控,2023年5月胡亦嘉代表街口金科、Dorian與泰山簽署股份買賣協議書,Dorian以每股近25元高價出售街口金科(每股淨值0.97元)14億元老股給泰山,泰山另認購22億元增資股,總交易金額36億元。

此外,泰山指控同年5月8日,公司發布「董事會決議取得街口金科40.39%股權」重訊,且當天就將36億元匯入街口金科的台新銀帳戶。其中,14億元老股交易,約定「Dorian公司須於六個月內取得投審會許可」及「無任何法令、裁判或政府機關禁止股權買賣案」為交割條件;否則泰山公司毋須付款,街口金科必須依約返還。
5 泰山街口和談 已有接觸 摘錄經濟A9版 2025-09-29


老牌食品廠泰山入股街口金科股權糾紛正在二審訴訟繫屬中,街口方面早有和解意願,但過去泰山態度強硬不願溝通,惟據指出,目前雙方律師已有接觸,有機會促成和解,只是泰山背後大股東龍邦目前未有能一錘定音的主事者,內部尚需整合,亦增加和談複雜度。

泰山公司前年爆發經營權之爭,現任經營團隊主張過去投資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科無效,訴請返還投資款36億元經一審判決勝訴,街口則上訴二審,審理進行中,每月皆有開庭。街口多次喊話希望和解,並於7月17日向泰山公司提出和解方案,原先一直未得到回應,惟近期雙方律師已初步接觸。

不過,由於現在泰山的經營者為龍邦團隊,在龍邦實際掌門人因案已離台後,內部屬於共治狀態,街口方面正釐清究竟要找誰談?以及誰說的算數等核心問題,因此,這也讓雙方能真正進入談判深水區增添複雜度。

街口支付今年上半年僅虧損1,900萬元逼近損益兩平,且較去年同期的淨損1億元大幅收斂,據了解,4到6月每月獲利均呈現正數,主因高毛利交易項目提升,原本預計今年底能達成首度損益兩平,但7月歷經泰山查封事件等紛擾一度危及用戶及商家信心,致營運受到影響。
6 電子支付公會 下月成立 摘錄經濟A9版 2025-09-29
台灣電子支付產業邁入第十年,將於10月1日迎來重大里程碑,正式舉辦「中華民國電子支付商業同業公會」成立大會,共計有36家會員機構,將選出15位理事及五位監事,並推選理事長,業界認為目前以籌備委員會主委、全盈支付總經理劉美玲呼聲最高,但最終仍視當天會員獨立投票結果。

《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上路屆滿十周年,十年來電支產業響應政府數位金融政策,持續推動非現金支付交易市場發展,同步壯大電子支付普及率。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電子支付使用人數已突破3,300萬用戶;金管會於今年6月公布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結果顯示台灣成年人應用電子化支付的比率達81.6%,遠高於全球平均比率的64%。

現行電支業者隸屬於銀行公會轄下「電子支付業務委員會」,共計有36家會員機構,包括21家兼營電子支付機構及十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五家外籍移工匯兌機構。未來將依「業必歸會」原則移轉至獨立的電支公會,確保行業組織整合,此與過往信託公會的成立路徑相似。

21家兼營機構均為各大銀行兼營,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包括歐付寶、橘子支付、簡單行動支付、街口、悠遊卡、一卡通票證、愛金卡、全盈支付、全支付、連加。

據悉,當天將選出15位理事及五位監事,依有參選意願的會員登記後進行投票,而各大專營業者均有意願擔任理事,理監事選出後再投票推選理事長。

主管機關金管會賦予公會三大任務,一、配合政策法規:包括《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及其授權子法,並落實政府政策如打詐等。二、制定自律規範,強化業者間的協調合作。三、促進產業發展:推動TWQR、因應跨部會政策,以及協助推動跨境支付合作等。

由於電支業為金管會監理的特許行業,公會自然為監管型公會,就如同銀行公會或壽險公會,業必歸會,依電支條例第44條,所有電支機構應加入主管機關指定的同業公會始得營業;且公會應受主管機關指導及監督。另依《外籍移工國外小額匯兌業務管理辦法》第21條,外籍移工匯兌機構亦有相同義務,

據了解,公會成立當天將邀請相關主管機關、立委、金融產業等共同與會。
7 泰山三大交易案決議 無效 摘錄經濟A5版 2025-09-11
食品大廠泰山經營權之爭前年由龍邦國際入主,以創始人詹家為首的公司派,2022年逕自出售全家便利商店逾80億元股權,及隔年投資街口支付36億元、增建包裝水廠案9億餘元等三項董事會決議,智慧財產法院昨依程序瑕疵,判決議無效。全案仍可上訴。

針對智財法院的判決,泰山昨(10)日公告指出,對財務業務無重大影響,將待收獲法院判決後,再研議後續法律程序。街口昨表示,法律上街口是「善意第三方」,此判決完全不影響進行中之民事訴訟。街口強調,泰山董事會是否合法,街口無從得知,更不應將泰山本身的過錯怪罪於街口。

國泰金控的大股東萬寶開發,2022年底承接泰山手中近兩成、約19.4%的全家股權,今年9月10日司法院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裁定泰山賣掉的全家股權全數無效。對此,國泰金控表示,此案為大股東的投資,國泰金控對此不便多做評論。

智財法院表示,泰山2022年12月2日第八次董事會決議出售全家股份給萬寶開發前,時任董事長詹景超委由寬量國際洽詢潛在買家及價格意向,但董事會決議至交易完成日前後僅兩日,顯見詹景超明知已有強烈購買意願的特定買家和交易條件,面對董事詢問細節時,仍刻意營造「現在沒有買家」、「要賣也很難賣」、「試著來處理」等假象隱瞞,造成董事間資訊不對等,在未擁有充分資訊下作出決策。

投資街口及增建水廠部分,在2023年5月5日的第十次審計委員會和第12次董事會中,詹景超未依議事規定於7日前預先通知,臨時通知各董事續行前次未完成的上述會議。且在審計委員會原召集人杜英達辭職後,於任獨董陳敏薰、李明輝尚未推舉其中一人擔任主席前,逕自召開審計委員會,均屬議事召集程序瑕疵。當時陳敏薰基於開會程序有瑕疵拒絕出席,僅由李明輝出席逕行表決同意,且審計委員會採合議制,不具會議形式無權做出決議,造成各涉及36億元、9.27億元的街口與水廠投資案,僅有四名董事同意,未達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的瑕疵。

合議庭指出,上述董事會因多重瑕疵,且街口及水廠投資屬泰山重大資產交易,影響股東權益重大,即便董事當場提出異議仍執意作成決議,嚴重違反公司治理。瑕疵非屬輕微,因此判決三案決議均無效,且董事會決議方法已違反證券交易法相關規定。
8 法律戰還有得打 摘錄經濟A5版 2025-09-11


泰山昨(10)日公告,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投資街口股權案」及「處分全家股權」等股權無效訴訟案,全案仍可上訴。

專家指出,泰山第一步是贏了,但面對國泰蔡家旗下的萬寶開發及街口支付,則還有很長的訴訟之路要走。

泰山昨日表示,兩個案件已在司法程序中,不便回應。

國內老牌食品廠泰山,以油品、八寶粥、仙草蜜聞名,傳承至第三代接班後,因家族內鬥而難以整合,市場派看準該公司價值乘隙而入,市場派龍邦在2024年5月的股東會提出改選,詹家在當時的股東會中選舉失利讓出經營權,最終江山易主。

食品業界指出,泰山是國內老牌食品廠,本業表現平穩外,業外也頗為亮眼,其中,泰山早期就投資19%的全家便利商店股權,最受到矚目。隨著零售業的蓬勃發展,「得通路者得天下」,泰山持有的全家股權,不僅是重要資產也是會下蛋的金雞。

詹家在龍邦還未能取得經營權之前,召開董事會將泰山「金雞母」持有19%全家股票賣掉,後來也傳出是國泰蔡家旗下的萬寶開發買下,泰山也拿回現金80億元;後來董事會又通過要斥資36億元買下街口支付。

凡此,都已經成為事實,而泰山當前的公司派想要透過法律戰拿回「資產」,雖然第一審勝訴,但後續還有很長的法律程序要走,恐怕短時間難了。
9 泰山投資街口、處分全家 判無效 摘錄工商A 12 2025-09-11
  司法院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10日最新判決,食品廠泰山在2022年底 賣掉全家便利商店股權,及隔年以36億元投資街口支付的兩項董事會 決議,全數「無效」,全案仍可上訴。對此,泰山僅透過重訊公告, 確認該公司111年12月2日董事會決議「處分全家股權」案無效訴訟之 主文,及確認112年5月5日董事會決議「投資街口股權案」等無效訴 訟之主文。

  智財法院是在10日發布新聞資料指出,泰山處分全家股權案,被告 時任董事長詹景超於處分全家案決議之前,委由寬量國際洽詢潛在買 家、價格意向等相關事宜,且董事會作成決議後至交易完成日,前後 時間僅相隔2日,交易金額高達80億9,710萬元。

  對於處分全家案,法院判定上開瑕疵除影響董事執行董事職務,亦 對被告股東權益造成重大影響,嚴重違反公司治理,瑕疵應屬重大, 並經董事杜英達、韓泰生、劉偉龍於會議中提出異議,認定原告(龍 邦)有理由主張處分全家案之決議應屬無效。

  街口投資案主要是112年5月5日第10次審計委員會召集程序有瑕疵 ,明確表示拒絕出席,且審計委員會係採合議制,僅獨立董事李明輝 一人出席,不具有會議形式,自不能召開會議作成決議,故李明輝一 人逕行表決同意街口投資等二案為不合法。又街口投資等二案所涉投 資金額高達36億元、9.27億元,未經審計委員會合法決議,逕由第1 2次董事會以全體董事2分之1以上同意作成決議,董事會決議方法違 反證券交易法第14條之5第1項第5款、第2項之規定。

  法院判定第12次董事會具有違反上開規定之多重瑕疵,且街口投資 等二案屬被告重大之資產交易事項,影響被告股東權益重大,並經董 事當場提出異議後,仍執意作成決議,嚴重違反公司治理。該等瑕疵 非屬輕微,且影響決議結果,原告有理由主張街口投資等二案決議屬 無效。

  街口表示,民事訴訟本就因泰山早已主張自己董事會違法而開始, 街口是善意第三方,泰山本就不該因自己的過錯責怪於他人,此商業 法院完全不影響民事訴訟。
10 電支業調整策略 拚損益兩平 摘錄工商A9版 2025-08-25
  電子支付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但在風光的表面下,卻隱藏著「燒錢 換市占」的殘酷現實,多數業者仍因此面臨難以獲利的挑戰。隨著市 場趨於成熟,各家業者近年來也紛紛調整策略,從過去重補貼、拚用 戶,轉為專注於營運體質的改善,積極朝損益兩平的目標邁進。

  以街口支付為例,撇除今年7月母公司街口金科與泰山的風波不談 ,上半年營運表現已有顯著改善。根據半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已高 於營業成本,虧損由去年同期逾億元,收斂至今年上半年的1,900萬 元,每股盈餘從-2.65元縮小至-0.41元。雖尚未轉虧為盈,但虧損幅 度明顯縮小,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管、營收成長或營運效率方面已有 正向成效;公司預期最快可於明年達成損益兩平。

  同樣持續縮減虧損的還有iPASS一卡通。今年上半年虧損由去年同 期的1,580萬元小幅降至1,520萬元,每股盈餘也從-0.14元收斂至-0 .12元。一卡通擁有iPASS MONEY電子支付約700萬用戶,並累計發行 逾5,200萬張儲值卡,近年來積極拓展多元獲利來源,包括推出創新 服務如數位餐食券、月經平權及敬老預警系統等數位化方案,以及發 展「一卡通綠點ESG生態系」協助金融業推出綠色金融商品等;目標 於2026年達成獲利。

  除了財務表現逐步改善的業者,多數電支品牌在用戶數與交易量也 展現穩健成長,反映市場整體仍具發展潛力。上半年在會員數與各項 業務上皆有亮眼表現的悠遊付,會員數與各項業務均呈成長趨勢。代 收付交易金額截至7月已突破7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3億元成長約20 %;會員數7月底突破375萬戶。電支業者指出,成績來自持續優化用 戶體驗、擴大應用場景,並積極拓展與通路及合作夥伴的合作,使平 台服務更貼近消費需求。

  全支付則持續投入資源於服務優化與通路拓展,帶動會員數與交易 規模穩定成長。雖尚無明確獲利時間表,但業者已透過多元加值功能 、優化跨境支付體驗與開發創新商業模式,逐步提升營運效率與成本 結構,並且積極拓展收入來源,穩步朝獲利目標邁進。
11 大全聯新零售戰艦 出擊 摘錄經濟A 12 2025-08-01
全聯打造「大全聯」新零售戰艦,從支付到品類全面升級,拚會員經濟由現在的1,500萬會員力破2,000萬人。全聯集團宣布今(1)日起,全台大潤發門市正式更名為「大全聯MEGA PXMART」,同期啟動四大升級策略,從支付系統、會員經濟、商品結構到品牌IP全面翻新,目標轉型為社區型購物中心。

在電子支付方面,全聯整合集團支付通路,宣布大全聯自8月1日起全面停用LINE Pay(7722)、街口支付、支付寶等六大第三方支付,僅保留集團自有「全支付」作為唯一支付工具,全聯表示,主要目的為鞏固自建支付生態系,以強化會員數據整合與後續精準行銷效益,並提升跨通路數位經營效率。

配合支付整合,全聯也擴張PX Pay會員規模,啟動開幕普發百元紅包、滿額折扣等限期活動,藉此吸引更多大潤發舊客戶轉為大全聯會員,拉升整體會員活躍度與交易貢獻率。

全聯會員數龐大,目前有超過1,500萬會員,原大潤發有超過300萬會員,全聯藉由升級版PX Pay整合雙方會員系統,打造更完整的消費者數據與服務平台,力拚突破2,000萬會員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大全聯開幕後的首波主打品類並非傳統的生鮮與日用品,而是高單價的家電商品,主打「到大全聯買電器最划算」。
12 街口案推演 泰山恐賣股權 摘錄經濟A9版 2025-07-29
泰山(1218)與街口金科股權爭議二審昨(28)日首次開庭,雙方均由律師代表出庭攻防。法律界推演泰山最後一步棋是扣押街口支付股權後再執行拍賣。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昨日表示,他會捍衛街口支付,目前並無接獲泰山方面的訊息,事實上,他提給泰山的解決方案也無撤回,但迄今仍未有回覆。

由於街口支付唯一股東為街口金科,傳出泰山下一步擬將街口支付的股票作為下一回假執行的標的物。不過,市場及法界推演,金科股權目前在訴訟中已不能動作,街口方面可由目前集團實質主體街口網金替街口支付做一次比較大增資讓網金成為過半大股東,於是勢必無人有興趣成為無主導權的小股東,最後街口網金自己再以低價買回電支股權。

法界指出,街口支付非流通市場報價,要經過鑑價等程序曠日廢時,且買家既然想買一定意在取得控制權。

街口金科原定去年上市,但因與泰山訴訟而卡關,故才轉換架構另以「街口網路金科公司」為上市主體,近期街口網科還會完成一次增資,資本額從9億增至14億元。
13 街口金科批泰山 揚言求償 摘錄經濟A 10 2025-07-25
食品廠泰山公司(1218)對街口金科起返還36億元投資款訴訟,二審將於下周一開庭,街口金科律師昨(24)日發出聲明指控,泰山不願以溝通解決問題,而以媒體惡意攻擊,嚴重損害其子公司街口電子支付利益。若泰山堅持不溝通且持續傷害金科,不排除向泰山請求民事損害賠償。

泰山狀告法院要求街口金科返還36億投資款一審勝訴,日前執行查封未果並指控街口金科資產疑有計畫移轉。律師昨代表街口金科聲明指出,與泰山簽訂合約為「投資合約」,自然是將投資款用於街口集團整體發展,一切合法使用。泰山於2023年8月間向台北地方法院起訴請求金科返還投資款後,因該案件導致證交所認為街口金科股權無法確定並拒絕街口金科上市計劃。

聲明續指,為符合股東對於上市期許,另成立街口網路金融科技公司(街口網金),擬以街口網金作為上市主體而街口金科則為最大股東,此計劃早已進行,且皆有向證交所報告,與街口金科及泰山民事一審判決結果毫無相干。

聲明強調,街口金科始終保持開放態度,希望能與泰山溝通以解決問題,無奈從未得到回應。至今泰山不願溝通,還不斷以媒體製造不實輿論傷害街口金科及其子公司,實無法理解其目的。金科依然希望能解決問題,並早於17日向泰山公司提出和解方案,惟至今尚未收到任何回應。

聲明強調,街口金科子公司街口電子支付長期經營有成,持續維持電支龍頭地位,今年上半年更僅虧損1,900萬元,已近轉虧為盈,未來發展可期,無奈泰山不願以溝通解決問題,選擇以媒體惡意攻擊,已嚴重損害街口電支利益。若泰山堅持不願溝通且持續傷害街口金科,金科不排除向泰山請求民事損害賠償。

聲明最後說,關於雙方民事訴訟,街口金科並未做錯任何事且無法認同一審判決。二審審理程序即將於28日第一次開庭,期盼司法能還用心經營且無過錯之街口金科一個公道。
14 街口:還款泰山 提有誠意方案 摘錄經濟A 10 2025-07-22

泰山狀告法院要求街口金科返還36億投資款一審勝訴,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昨(21)日表示,律師已向對方提出「有誠意方案」,他一直持開放態度是對方拒不溝通。原定去年要上市,投資款已用於公司發展,全數退回需時間,他盼另外募資取代泰山為股東,昨在解除限制出境開庭時也以此向法官訴求解除他本人境管。

泰山昨指控街口金科資產疑有計畫地移轉,胡亦嘉強調當時泰山投資後是準備以街口金科上市,正是泰山提告導致去年無法如期上市,因證交所不同意金科連股東都無法確定就上市,故才轉換架構另以「街口網路金科公司」為上市主體,但街口金科仍是上層最大股東,不損及股東利益,相關方案都向證交所和金管會簡報過。去年即開始進行,下周街口網科還會完成一次增資,資本額從9億增至14億元。

他表示,二審下周會開庭。雙方欠缺溝通,他很開放、一切都可以談,縱使認為二審會勝訴但仍願和解,對方因經營權之爭不想再當街口股東他可找人接手。當初與泰山簽訂合約為投資合約,資金自用於公司發展,若對方目的是把錢全拿回,仍有很多方案可談,只是需時間。

泰山質疑街口網科於6月收購京城證券,又將街口金科持有瑞興銀行股票移轉給街口網科。胡亦嘉強調所有原因都是金科已不可能上市才須另設一層架構控股,原定申請登錄興櫃併送簡易公開發行,移轉架構證交所都知道,去年起便開始組織調整,另做很多布局,擴大版圖,包括AI、電支經營皆須資金挹注。所有移轉皆於5月一審宣判前正當進行,原本下一步是把電支併入,但還沒走到這步5月就宣判,因此他很守法的在宣判後即沒再動作,畢竟可能有債權問題。

他提到,金科後來單純為控股公司,沒有業務,錢都用於兄弟公司當然不會留在金科。他成天都在想產品規劃,很不願浪費時間在纏訟或媒體戰。

此外,胡亦嘉被控2020年任內發行ETF涉犯證交法,被限制出境、出海即將到期,台北地院昨開庭,胡亦嘉於庭上說希望能另募集資金取代泰山,解除街口公司危難。他是街口創辦人又是大股東,募資不可能由別人完成,請法官考量他有急需出國募資需求解除限制出境。
15 泰山:不排除依法管收胡亦嘉 摘錄工商A5版 2025-07-22
 泰山對街口金科公司提起返還36億元投資款訴訟,台北地院判決泰 山勝訴並准予假執行,但7月10日執行未果,泰山21日透過律師團發 出聲明表示,不排除依法管收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也將研擬採取 相關法律程序,包括提出刑事告訴等,確保全體股東之權益。

  胡亦嘉則針對街口金科所涉民事訴訟聲明指出,這個事件起因於泰 山企業的經營權糾紛,應與街口公司本身無直接關聯,街口與泰山所 簽署的是「投資合約」,相關資金全數用於街口公司發展,絕無任何 款項流入其個人帳戶,他自己所有的財產僅為街口公司的股權。

  泰山律師團表示,7月10日下午,法院依泰山所請前往長安東路街 口金科公司進行查封,該址所有員工遭緊急通知撤離,一樓街口金科 招牌亦悄然卸下。街口金科100%子公司街口電支公司總經理范庭甄 聲稱,街口金科無實際業務、亦無員工,只是控股公司,該址7樓所 有動產均屬街口電支公司所有,致當日執行程序毫無所獲。

  泰山律師團質疑,街口金科資本額27億元,2023年5月又收取泰山 支付的36億元投資款,依國稅局函覆街口金科2024年所得清單,銀行 帳戶尚有存款,對多家公司亦有借款利息;如果街口金科公司確無實 際業務,亦無員工,則應無營運需要資金,公司銀行帳戶應有鉅額存 款,但目前查知帳戶幾乎歸零。

  泰山律師團表示,街口金科原持有瑞興銀行高達9.6%股份,今年 4月15日將該等持股全數轉給街口網路金科公司,以瑞興銀當日股價 12.5元估算,街口金科收取至少4億元價款;然而泰山於5月下旬聲請 查封街口金科銀行帳戶卻幾無所獲,顯有隱匿情形。

  胡亦嘉則表示,為解決爭議並保障公司發展,街口金科除將依法提 出上訴,也積極尋求新的資金來源,以取代泰山的原始投資,盼能紓 解當前困境,達成雙方共贏。但身為街口創辦人與主要股東,募資工 作無法假手他人,需親自出國與潛在投資人洽談,因此,懇請法院審 酌其實際需求,儘速解除對其的出境限制。

  泰山2023年爆發經營權之爭,時任董事長詹景超被控為阻止市場派 炒作自家股價,賣掉金雞母全家便利商店持股,以36億元買進街口支 付4成股權,後來經營權易手,泰山公司以街口支付交易案違法,向 北院提起返還投資款的民事訴訟。今年5月,法院判決街口股權交易 案無效,街口金科必須返還近36億元及5%年息,並准泰山繳交近12 億元擔保金啟動假執行。
16 金管會:街口支付狀況漸穩 摘錄經濟A11版 2025-07-15
台灣用戶數第二大電子支付業者街口支付昨(14)日晚間公告,各大品牌及通路
陸續恢復街口支付,付款流程全面正常。金管會官員昨天也說,目前街口支付整
體狀況已漸回穩,街口也正積極與停用商家協商、爭取恢復。

街口公布恢復正常合作的商家包括EZ WAY、美廉社、路易莎、清心福全、eTag
uTagGo、TGI Fridays、凱擘有線電視、丁丁藥局、凱擘有線電視、媽咪愛、卡多
摩嬰童館。

街口支付用戶超過680萬,上周因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公司的股權交易風
波,演變為法院到總公司查扣資產,嚴重影響消費者和商家信心,上周五爆發包
括零售通路、電商等多個商家暫停合作。上周五街口支付董、總緊急上火線說
明,並且派出所有業務向商家說明,包括富邦媒momo、網路家庭PChome、蝦皮
購物都恢復合作。

街口支付昨日說明最新情況,目前日均餘額數約40億元,沒有太大變化。街口支
付日前強調,電子支付的代收付款項都是受到信託保障,也是獨立營運,希望合
作夥伴放心,強調未有終止合作情形。仍會持續對暫停使用的商家繼續說明。

金管會表示,因應這波爭議,已請街口支付每日回報,就數據來看,已恢復正
常。
17 泰山追討36億 態度 強硬 摘錄經濟A 10 2025-07-14
泰山(1218)經營權之爭前年才落幕,龍邦入主泰山後,新經營團隊主張舊團隊投資街口金融科技公司(街口金科)決議無效,訴請返還投資款獲准,儘管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日前表示會積極與泰山公司尋求解決方法,期望能不用繼續對簿公堂,但據了解,泰山的態度仍然相當強硬,目的就是要拿回36億元的款項。

街口支付的母公司街口金科2023年5月初出售四成股分給泰山,由時任泰山董事長的詹景超主導下經董事會決議通過,36億元的投資總額中,約14億元購買Dorian公司持有的街口金科「老股」,22億元則是認購街口金科增資的新股。

然而,泰山爆發經營權之爭,2023年5月底由龍邦取得經營權後,質疑當時的投資決策一狀告上法院,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泰山勝訴,裁定街口金科需連本帶利返還泰山。街口金科則已提上訴。

而本案除了台北地院,據了解,商業法院對此案的判決最近應會出爐,而商業法院的判決結果可能影響二審,甚至牽動雙方的和解方式和談判內容,部分法界人士認為,在董事會效力未定的情況下,台北地院的判決結果先出爐並不合理,因此胡亦嘉在二審未必不能翻案,可見商業法院判決的重要性。
18 金管會促街口提交三數據​ 摘錄經濟A 10 2025-07-14
街口支付上周因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的股權交易紛爭,引爆商家連環公告停用的危機,金管會介入和街口信心喊話後暫時化解風波,但家樂福等店家仍暫停使用街口。據了解,金管會除了已約談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也要求接口支付自上周六起,須將每日儲值帳戶金額變動、代收付款項,以及特約店尚未恢復和已恢復合作等三項數據報送金管會,至少為期一周,直到狀況穩定為止。

雖然momo、PChome網家、東森購物等業者都已宣布恢復街口支付功能,但量販龍頭家樂福與旗下超市Mia C’bon仍暫停提供街口支付服務,由於家樂福隸屬於統一集團,後續效應會否擴大有待觀察。家樂福表示,內部評估時間比較長,因此較晚公布,對於街口狀況也還在了解,並觀望後續發展,目前仍不確定暫停使用的時間會多長。

有業者透露,消費者使用街口支付時間是「D+2」,也就是消費後兩天才會到帳,因此要先看看這兩天的款項是否正常。業者說,最擔心的是街口現金流出問題,現在恢復使用的都是電商,實體通路大多仍停用,應該都是同樣考量。

街口支付上周末馬不停蹄不斷走訪特約商店,尤其是大型品牌通路商,據了解,大部分購物平台等線上通路都已恢復和街口的合作,尚未恢復的以小店家為主,包括夜市攤販、小商店等街邊店,這類店主信心相對薄弱,街口本周也將逐家拜訪。業者預期,若大型品牌特店都願繼續和街口合作,小店家可望陸續恢復對街口的信心,尤其金管會已強調,不只儲值款,連同業者應收到的「代收付款」也會納入信託機制保障。

街口支付上周五爆發停用風波,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當晚在臉書發文表示將積極尋求泰山和解,和以往不輕易妥協的作風大相逕庭,據了解,金管會是幕後最大推手。據指出,金管會上周五並不只找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和總經理范庭甄,也約談胡亦嘉,表達金管會高度關切不能因為大股東個人的官司,影響到民眾和店家對金管會管轄的電支業者信心。

消息人士說,胡亦嘉親赴金管會是銀行局出面約談,針對街口電支和母公司街口金科的財務狀況,胡亦嘉也提出說明,並澄清未被法院執行的36億元並非部分媒體報導「錢已被燒光」的傳言。知情人士指出,街口支付的儲值帳戶至上周六晚間,已有「淨流入」。

另一位知情人士指出,根據電支管理條例,若街口支付引發信心危機遲未改善,金管會有權撤銷牌照,或要求其增資或增提更多準備金,甚至協調由其他銀行或電支機構合併街口,因此胡亦嘉願配合金管會要求。
19 第三方支付市場 重洗牌 摘錄工商A3版 2025-07-13

  電子支付龍頭業者街口支付因母公司被查封,12日再傳大型通路業 者家樂福及Mia C’bon暫停使用服務。此事件引起商家及用戶擔心, 第三方支付業者則可望受惠,包括綠界、藍新科技、紅陽、LINE Pa y等,均瞄準此一商機準備搶攻。

  街口目前擁有673萬的用戶,使用其電支服務的商家超過30萬家, 穩居台灣第一大,但受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集團間的售股爭議 ,街口金融科技被法院查封,一度引發大型合作商家暫停使用街口支 付,用戶也將儲存於此帳戶的金額轉出。

  業者指出,此爭議事件恐不是短期內可解決,即使危機暫時解除, 品牌形象已受到衝擊,也使得競爭激烈的電子支付及第三方支付市場 ,出現洗牌效應。
20 胡亦嘉重掌街口支付 有變數 摘錄經濟A4版 2025-07-13


街口支付創辦人胡亦嘉遭金管會裁罰禁令將於9月底到期,據悉,胡亦嘉一直以來的規畫都是屆時回任街口支付董事長,雖然負責人「消極資格」禁令應已解除,但仍有「積極資格」規範,是否能順利回任將視金管會態度。

金管會是於2020年9月針對「託付寶」業務決議令街口投信解除胡亦嘉在街口投信董事職務,隔年2月又以街口支付資金貸與母公司街口金科作業有缺失開罰,並針對胡亦嘉祭出停止董事職務一年處分。

2021年7月施行的電支條例子法「專營電子支付機構負責人資格條件兼職限制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準則」,第3條第11款明定專營電子支付機構負責人消極資格條件限制,負責人應具良好品德且五年內並無被依金融管理相關條例經主管機關命令撤換或解任。不過,積極資格包括應具備良好品德、電支或銀行工作經驗等,且成績優良。金融圈認為主管機關裁量空間很大。
 
第 1 頁/ 共 4 頁 共( 62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