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展望2025台灣產業 CRIF不看淡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1-23 |
中華徵信所(CRIF)指出,2024年台灣交出自2015年以來次高經濟 成長率的成績單,展望2025年,股市將先經歷調整期,隨全球經濟先 放緩而後拉高,在「輝(輝達)積(台積)聯手」下,AI發展不會泡 沫化;而石油、金屬與大陸工業需求相關,因大陸反制美國的力量偏 弱,台灣產業表現「不用擔心」。
CRIF研究團隊指出,台灣產業面趨勢或將和股市脫鉤。台股2024年 漲幅過大,包括AI類股基本面,利多都已先行反映,將呈現先低後高 ,上半年先消化及整理籌碼,第二季到第三季期間,股市將有望突破 2024年7月所創的24,416高點。
分析台灣整體上市櫃公司(含KY股)營收表現,2024年營收總額4 4兆6,655億元,較2023年營收成長12.84%。其中,上市公司營收總 額41兆8,980億元、營收成長13.24%;上櫃公司營收總額2兆7,675億 元、營收成長7.20%。扣除掉海外KY股的國內上市櫃公司,營收總額 40兆7,537億元、營收成長13.43%;國內上櫃公司營收總額2兆7,42 6億元、營收成長7.21%。
CRIF研究團隊分析,從股市個股熱鬧度而言,感覺景氣只圍繞在A I及其周邊產業,但國內上市公司掛牌32大類股中,僅有電器電纜、 鋼鐵、玻璃陶瓷、油電燃氣四個類股營收衰退;上櫃公司28大類股中 也只有塑膠、電腦及其週邊設備、農業科技、數位雲端、運動休閒等 五個類股營收衰退。
CRIF指出,2025年全球經濟明顯要看美中兩大國臉色。川普對各國 高關稅政策則將保持「有條件的彈性」,只要美國經濟維持成長,台 灣不需要擔心過多。
|
2 |
華城董座許邦福 獲頒台灣百強企業領袖 |
摘錄工商A 14 |
2024-08-02 |
飆股華城電機今年股價一度漲破千元,市值最高抵2,167億元,成 為重電類股的千金股,加上今年營收及獲利預估都將續創史上新高下 ,獲中華徵信所評選為首次混合科技業百強王座,華城董事長許邦福 更首獲2024哈佛商業評論頒發台灣百強企業領袖。
華城近兩年業績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釋單,加上美國許多電力公 司跨海來台採購電力級變壓器等重電設備,外銷顯著成長。
華城表示,華城董事長許邦福因任內公司市值曾抵2,167億元新高 ,累計總股東報酬率(TSR)787%,平均每季EPS達2.7元,首次入選 2024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全球繁體中文版第 五屆「台灣企業領袖100強」,就排名第40名。
華城強調,華城董事長許邦福帶領下,華城是國內電力設備產品線 最為齊全、產品品質與專業售前、售後服務皆深獲國內外電力公司及 工業用戶一致肯定與信賴,並以二級半高科技傳統產業自居,重視售 前售後服務、更重視數位化智動化智慧工廠,成功從本土企業重電設 備製造商轉型為國內知名綠能系統工程統包商,進而成為國際知名重 電大廠。
華城指出,華城2023~2024年營收與獲利表現是公司成立55年來屢 創新高,在天下雜誌評選為製造業成長最快前50家企業排名第16名, 在資本市場更是重電業指標,無論在營收金額、電壓等級及容量都是 國內重電外銷領頭羊。中華徵信所評選2024年版台灣混合500大科技 業以及經營績效100「科技百強」名單,華城綜合得分91.17分,摘下 首次混合科技業百強王。
|
3 |
公勝保經 重返千大企業 |
摘錄經濟B1版 |
2024-07-29 |
中華徵信所最新年度《TOP5000企業排名》出爐,公勝保險經紀人(股號:6028)再傳捷報,連續6年拿下該評鑑「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保險經紀業第一、企業經營績效混合排名第583名的優秀佳績,重返千大企業之列。
2023年公勝保經營收突破30億元,每股盈餘EPS達5.96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除拿下保經業第一的榮譽,也在與其他銀行、證券、保險、期貨等金融領域業的評比中獲得「金融業經營績效第65名」好成績。
公勝保經總經理蔡聖威表示,長期低利率環境,再加上為了接軌IFRS 17,保險業面臨經營上的挑戰,公勝保經自2020年開始,便積極推動業務轉型,朝業務專業化、團隊菁英化、客群高端化三大策略方針努力,即使近年遭逢新冠疫情打擊經濟、俄烏戰爭讓全球通膨失序,但公勝保經依循三大轉型方針,擴大並深化業務員培訓課程模組,專注在有效提升產值的菁英培訓計畫。
公勝保經轉型成功奠基在強化選才、培訓系統,搭配財富傳承、退休規畫的商品,並加碼海外獎勵旅遊計績,及持續補助考取外部的國際專業財顧證照。
|
4 |
中華徵信所「台灣百強企業」出爐 十年首見!服務業營利勝製造業 |
摘錄工商A2版 |
2024-07-04 |
台灣服務業長年耕耘、積極轉型,十年終得磨成劍!全年「營收+ 獲利」雙成長的台灣百強企業,首見服務業入榜家數是製造業的1.8 5倍,占百強企業家數的75%,也創下十年新高,尤其內需爆發激勵 消費性產業大幅增長,以房地產、運輸觀光、汽車、電力等四行業最 為風光。
企業優等生模範的「500大企業最佳經營績效」,10大企業排名由 服務業的潤隆建設稱霸,本次服務業占了9席,包括永信建設開發、 大亞創業投資、文生開發,元大證券投信,和泰汽車,鈊象電子、和 平電力、玉山創業投資等8家,分別占第3名至第10名。
CRIF中華徵信所3日公布「2024台灣大型企業排名TOP5000」,營收 與獲利雙成長的百強企業名單同步露出。CRIF指出,篩選5000大企業 中「營收+獲利」都有雙成長的100家企業,突顯出兩大特點:
一、在產業別結構上,製造業占26家,服務業則占74家,服務業入 榜家數是製造業的1.85倍之多,顯示服務業明顯強過製造業。回顧2 014年至2023年的十年期間,製造業和服務業在百強企業的占比,至 多到54%(2019,2014),最低還曾跌至30%(2021),因當時新冠 疫情重挫服務業。
二、消費性產業大幅增長,內需產業壓過出口產業。CRIF認為,恰 好反映2023年全球經濟環境的特殊性,製造業受制於庫存消化與訂單 遞延效應表現不佳,服務業則因疫情完全解禁及股市上漲帶動,再加 上台商資金投入房地產,政策上對綠電的需求也大增,帶動電力相關 產業,造就服務業強勢領先百強企業的面貌。
製造業此次入榜雙成長百強企業的10家電子製造企業,其產品都直 接或間接屬於AI供應鏈的一部份,顯示AI相關應用自去年已扮演擴大 台灣電子業成長的最重要來源。
|
5 |
CRIF示警:八成上市櫃研發經費不到1億元 |
摘錄工商A5版 |
2024-05-22 |
今年第一季上市櫃公司已公布的合併財報業績資料顯示,有揭露研 發費用的1,208家公司總體研發費用2,777.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 0.53%,創下首季研發費用的歷史新高。研發經費真正較去年同期成 長的公司為771家、占整體比重63.82%,其中,研發費用前十名單中 ,台積電的研發費用高達461.09億元,排名第一。
中華徵信所(CRIF)研究團隊從統計細項發現,超過八成的上市櫃 公司投入研發費用僅在1億元以內,和前十企業相距實在太遠,台灣 企業普遍不用心於研發投入,十分不利於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經濟, 值得新政府思考。
據統計,今年第一季、不含金控及KY股的上市櫃公司,研發費用超 過1億元以上的為232家,研發費用合計2.535.07億元,占整體上市櫃 公司研發費用占的91.26%,是為台灣研發投入最核心的公司。
CRIF進一步分析,在這232家上市櫃公司中有167家第一季研發費用 成長占比達到71.98%;其中又有110家公司研發費用成長達10%以上 ,研發投入特別積極。至於第一季研發費用達10億元以的公司則有3 2家,合計研發費用高達1,927.53億元,研發費用成長率達11.52%, 高於整體上市櫃公司研發費用成長率近1個百分點,其中並有23家研 發費用成長,占比達到71.88%,更是值得關注的公司。
投入研發費用前十企業,台積電居冠,聯發科以311.47億元排名第 二;第三名為鴻海,研發費用233.10億元。前三名研發費用都達到2 00億元以上,分別是晶圓代工、IC設計、組裝代工的產業龍頭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