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次 |
股票名稱 |
標題 |
訊息來源 |
日期 |
| 1 |
統一投信 |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11-03 |
台積電10月大漲195元、漲幅14.94%,以1,500元作收創史上新猷,帶動台股加權指數單月大漲了9.34%。不過,外資卻逢高賣超台股高達991億元,其中更大砍台積電1,107.53億元、賣超元大台灣50(0050)高達478億元,分別居第一及第二。分析師指出,僅是正常的逢高獲利了結操作,而非看不好台股或是台積電後市。
根據統計,外資10月賣超排行前十名的上市櫃標的中,賣超台積電逾千億元,元大台灣50達478億元,至於聯發科、台達電紛紛賣超逾百億元,光寶科、緯創、聖暉*、玉山金、東元等賣超金額也在86.42億元~58.24億元。但轉進鴻海337.42億元及廣達213億元,居前兩大。
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黃詣庭分析,外資從今年5月回補台股,再加上過去的部位,買進台積電與元大台灣50的成本價很低,因此在這幾個月大賺後,於10月起陸續賣超,屬於正常的逢高獲利了結操作,而非看不好台股或是台積電後市。他強調,除非台積電基本面轉差或懸而未解的「232條款」出現變數,在此之前不需太過擔心,鑑於目前北美四大CSP廠仍持續上修資本支出,仍會為台積電以及元大台灣50主要成分股後市基本面挹注動能。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分析,外資近期賣超元大台灣50,以及先前對於反向ETF的布局,為正常的調節部位與避險操作,主因元大台灣50流動性頗佳,不會出現大幅折溢價,進而排除套利交易。同時根據近期資金流向評估分析,10月的賣超僅是對於先前布局部位進行獲利了結,趁著指數在高檔時結算績效、鎖定報酬,之後再逢低買回。
展望11月,統一投信表示,歷史經驗顯示,11月到隔年2月是台股漲勢最強的時候,顯示年底是良好的布局時機,台股平均漲幅前三名的月份也都落在這個區間,依序為11月的3%、2月的2.23%、12月的1.72%。上漲機率方面,該期間的各月上漲機率至少6成,12月和3月的上漲機率甚至達到8成。 |
| 2 |
永進機械 |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11-03 |
工具機業「抱團」求突破目前困境,從與同業結盟,或跨業策略聯盟著手。東台與百德、永進等工具機同業合作結盟,進軍東歐、美國市場;台中精機與上銀、台達電等多家關鍵零件廠跨業策略聯盟,藉此共同擴大訂單,前三季業績已年成長2~3成。
東台今年先後與百德、永進等同業結盟。瞄準俄烏戰爭停火後的重建商機,東台與百德歐洲子公司Lerinc策略合作,鎖定德國、波蘭與克羅埃西亞等市場。另東台出資近3.15億元,取得永進機械10%股權與1席董事,讓東台可藉由永進美國市場的銷售通路,擴大美國布局市場。
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指出,台中精機與上銀、台達電等業務往來客戶相互策略聯盟,有助雙方增加訂單。合作方式是,台中精機增加向上銀採購滾珠螺桿數量,上銀設備汰換轉與台中精機合作,雙方互蒙其利。
另,台中精機轉向台達電採購控制器,支援台中精機台灣及大陸廠生產,台中精機開發全電式塑膠射出成型機交付台達電泰國及大陸廠使用,台達電UPS使用台中精機設備。
黃明和指出,台中精機今年接獲大陸大單,東歐、土耳其及歐洲也有訂單,前三季整體業績年增2成多。由於去年比較基期低,樂觀今年整體業績將優於去年。 |
| 3 |
台中精機 |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11-03 |
工具機業「抱團」求突破目前困境,從與同業結盟,或跨業策略聯盟著手。東台與百德、永進等工具機同業合作結盟,進軍東歐、美國市場;台中精機與上銀、台達電等多家關鍵零件廠跨業策略聯盟,藉此共同擴大訂單,前三季業績已年成長2~3成。
東台今年先後與百德、永進等同業結盟。瞄準俄烏戰爭停火後的重建商機,東台與百德歐洲子公司Lerinc策略合作,鎖定德國、波蘭與克羅埃西亞等市場。另東台出資近3.15億元,取得永進機械10%股權與1席董事,讓東台可藉由永進美國市場的銷售通路,擴大美國布局市場。
台中精機董事長黃明和指出,台中精機與上銀、台達電等業務往來客戶相互策略聯盟,有助雙方增加訂單。合作方式是,台中精機增加向上銀採購滾珠螺桿數量,上銀設備汰換轉與台中精機合作,雙方互蒙其利。
另,台中精機轉向台達電採購控制器,支援台中精機台灣及大陸廠生產,台中精機開發全電式塑膠射出成型機交付台達電泰國及大陸廠使用,台達電UPS使用台中精機設備。
黃明和指出,台中精機今年接獲大陸大單,東歐、土耳其及歐洲也有訂單,前三季整體業績年增2成多。由於去年比較基期低,樂觀今年整體業績將優於去年。 |
| 4 |
元大證券 |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11-03 |
隨著投資美股成為台灣散戶資金海外布局主流,各家券商競推「電子下單美股」複委託方案,手續費與進場門檻成為吸客關鍵。據統計,目前國泰證券、永豐金證券、元大證券、富邦證券及凱基證券等五大券商,皆推出多元的電子下單機制,其中手續費、定期定額費率與低消設計差異明顯。
五大券商中手續費差異頗大,以國泰證券、元大證券與凱基證券最低牌告手續費均為0.1%,永豐金證券略高為0.15%,而富邦證券則達0.25%,凱基證券更採區間制在0.1%~1%,此範圍取決於不同的交易方式,例如人工下單或電子下單以及交易的幣別而浮動。
五大券商中均提供「無低消」優惠,其中永豐金證券、富邦證券、凱基證券等三家免低消方案皆延長至2025年底。國泰證券除免低消外,另外再祭出「美股ETF手續費買賣均一價3美元」方案,吸引主打長期投資ETF的投資人。
在定期定額美股服務上,各券商競爭激烈。永豐金證券以「每筆僅0.01美元」奪下全市場最低;國泰證券及元大證券均為0.1美元或0.1%(上限1美元);富邦證券為0.20%,凱基證券則提供均一價0.03美元。
此一價差,對於以「月扣」或「周扣」方式進行小額定期投資的投資人而言,長期累積差異可觀。 |
| 5 |
臺灣銀行 |
|
摘錄工商A 10 |
2025-11-03 |
為展現營運效能,公股銀行近年陸續盤點國內營業據點,合庫銀行預計於年底前再裁撤六家分行,其他公股銀近年雖未大幅增減國內分行家數,但整體策略轉向優化布局、強化效益,包括鎖定新興商圈、科技園區等,以提升經營績效與客戶體驗。
兆豐銀9月將原本座落於民生社區的城東分行遷移至大直生活圈,並更名為大直分行。近年遷址分行還包括新都、亞灣、青埔與新店分行等,主要考量因素均為鄰近分行距離過近、優化營業環境。目前兆豐銀國內分行據點為108家,近五年來並無異動。
臺灣銀目前國內共有164家營業單位,近五年同樣未增減家數,但有兩家分行進行遷移,分別為新湖分行及羅東分行。其中,新湖分行於2021年遷址至內湖科技園區,考量內湖科技園區聚集眾多企業營運總部及高科技產業,金融需求商機龐大,該據點為臺灣金控集團子公司所有,進駐有助整合集團資源,創造雙贏。
土地銀行目前國內據點數共149家,近年來僅2024年3月裁撤位於基隆的正濱分行,主因其所在區域經濟發展沒落,業務拓展困難,因此決定裁撤並將業務整併至基隆分行;另近年有兩家分行遷址,分別為大里、大社分行,期全面升級服務設施、提升客戶體驗。
合庫銀近年遷移分行包括立德、東台北、民生、北朴子及圓山等六家分行,其中立德分行考量與北中和分行間距離過近,便搬遷至桃園市中壢區,並更名為青埔分行;其餘分行遷移原因還有配合行舍原址規劃辦理都更、原址租約屆期等因素。 |
| 6 |
土地銀行 |
|
摘錄工商A 10 |
2025-11-03 |
為展現營運效能,公股銀行近年陸續盤點國內營業據點,合庫銀行預計於年底前再裁撤六家分行,其他公股銀近年雖未大幅增減國內分行家數,但整體策略轉向優化布局、強化效益,包括鎖定新興商圈、科技園區等,以提升經營績效與客戶體驗。
兆豐銀9月將原本座落於民生社區的城東分行遷移至大直生活圈,並更名為大直分行。近年遷址分行還包括新都、亞灣、青埔與新店分行等,主要考量因素均為鄰近分行距離過近、優化營業環境。目前兆豐銀國內分行據點為108家,近五年來並無異動。
臺灣銀目前國內共有164家營業單位,近五年同樣未增減家數,但有兩家分行進行遷移,分別為新湖分行及羅東分行。其中,新湖分行於2021年遷址至內湖科技園區,考量內湖科技園區聚集眾多企業營運總部及高科技產業,金融需求商機龐大,該據點為臺灣金控集團子公司所有,進駐有助整合集團資源,創造雙贏。
土地銀行目前國內據點數共149家,近年來僅2024年3月裁撤位於基隆的正濱分行,主因其所在區域經濟發展沒落,業務拓展困難,因此決定裁撤並將業務整併至基隆分行;另近年有兩家分行遷址,分別為大里、大社分行,期全面升級服務設施、提升客戶體驗。
合庫銀近年遷移分行包括立德、東台北、民生、北朴子及圓山等六家分行,其中立德分行考量與北中和分行間距離過近,便搬遷至桃園市中壢區,並更名為青埔分行;其餘分行遷移原因還有配合行舍原址規劃辦理都更、原址租約屆期等因素。 |
| 7 |
台灣集保 |
|
摘錄工商B2版 |
2025-11-03 |
集保結算所為響應永續發展與數位轉型潮流,規劃股東會紀念品電子化(eGift)服務,於10月16日獲金管會核准,未來將積極推廣公開發行公司簽約使用,協助企業以電子化方式發放股東會紀念品,開創「綠色股東會」數位永續新篇章。
集保打造完整的股務數位服務生態系不遺餘力,包括電子投票(eVoting)、股東會視訊會議(eMeeting)、股利發放電子通知(eNotice)與股務事務e櫃台(eCounter)等,獲得一致好評,eCounter更已有超過2,000家公司簽約使用。隨準備許久的eGift服務即將上線,對企業與投資人均更為便利。
集保董事長林丙輝表示,eGift服務是集保結算所推動金融數位化的重要里程碑,協助發行公司打造高效率、低碳且便利的股東會數位服務生態系,帶動台灣資本市場的永續與數位轉型。為鼓勵仟股以上股東,採用電子投票出席股東會,集保同步推出「仟萬抽獎」活動,凡符合條件的股東,在完成電子投票後,除可領取發行公司原有紀念品外,還可獲得集保提供的抽獎機會。
集保預計自2026年3月起,提供eGift服務,並將於近期舉辦說明會,歡迎有興趣的公開發行公司洽詢參與,共同推動綠色股東會新風貌,實現數位創新與永續治理雙重目標。
未來發行公司股東會如採用eGift,則符合持股條件的股東於完成電子投票且未交付委託書,可於指定期間登入電子投票平台線上領取股東會紀念品,此舉,不僅免除現場排隊及地點限制的不便,亦提升股東參與股東會與使用電子投票意願,更呼應「綠色股東會」理念,減少紙本及物流浪費,實現高效、便捷且節能減碳的股東服務體驗。 |
| 8 |
泰合 |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11-03 |
光輝10月台灣生技產業新藥開發、國際藥證布局紛紛駛入快車道,從血液腫瘤、罕見疾病到AI生成新藥,藥華藥(6446)、泰合(6467)、仁新(6696)、安基生技(7754)等多家業者陸續推進全球臨床與取證進程,顯示台灣創新藥研發正加速邁向國際市場。
藥華藥繼向美國FDA申請Ropeg筆型注射器查驗登記申請,力拚明年2月上市外,也於10月底提出Ropeg治療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的新適應證藥證,預計2026年取得核准。
Ropeg已在全球近50國核准用於真性紅血球增多症,此次若再拓展ET適應症,將成為公司營運的第二成長引擎。
泰合向美國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提交全球首創的TAH3311抗血栓口溶膜新藥查驗登記申請,該藥採用獨家TDS透黏膜傳輸技術,能讓藥物於口腔快速吸收,特別適合中風或高齡吞嚥困難患者,被視為抗凝血用藥劑型重大創新。泰合正積極尋求全球合作夥伴,共同規劃當地未來定價及市場行銷策略。
罕見疾病領域中,安基治療甘迺迪氏症的AJ201,獲美國FDA授予快速審查資格,並以臨床成果入選世界肌肉學會「最新臨床突破研究」,為病患帶來20年來首見的潛在療法。
仁新醫藥子公司Belite Bio的LBS-008治療青少年斯特格病變臨床期中數據獲中國NMPA提前受理藥證申請。
華安開發治療遺傳性水皰症的乳膏新藥F703EB,也正式向FDA申請二期臨床,未來可望搶攻全球24億美元罕病市場。
安宏生醫開發的AI生成藥物AH-001已完成美國一期臨床試驗,顯示具良好安全性。該藥為全球首款AI設計的雄性禿外用蛋白質降解劑,預期將挑戰全球47億美元的雄性禿治療市場。公司規劃明年啟動二期臨床並尋求國際授權合作。
法人表示,隨AI藥物、ADC抗體藥及罕病療法陸續進入實質臨床與取證階段,台灣生技產業正逐步走向國際新藥創新的關鍵轉折點。 |
| 9 |
仁新 |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11-03 |
光輝10月台灣生技產業新藥開發、國際藥證布局紛紛駛入快車道,從血液腫瘤、罕見疾病到AI生成新藥,藥華藥(6446)、泰合(6467)、仁新(6696)、安基生技(7754)等多家業者陸續推進全球臨床與取證進程,顯示台灣創新藥研發正加速邁向國際市場。
藥華藥繼向美國FDA申請Ropeg筆型注射器查驗登記申請,力拚明年2月上市外,也於10月底提出Ropeg治療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的新適應證藥證,預計2026年取得核准。
Ropeg已在全球近50國核准用於真性紅血球增多症,此次若再拓展ET適應症,將成為公司營運的第二成長引擎。
泰合向美國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提交全球首創的TAH3311抗血栓口溶膜新藥查驗登記申請,該藥採用獨家TDS透黏膜傳輸技術,能讓藥物於口腔快速吸收,特別適合中風或高齡吞嚥困難患者,被視為抗凝血用藥劑型重大創新。泰合正積極尋求全球合作夥伴,共同規劃當地未來定價及市場行銷策略。
罕見疾病領域中,安基治療甘迺迪氏症的AJ201,獲美國FDA授予快速審查資格,並以臨床成果入選世界肌肉學會「最新臨床突破研究」,為病患帶來20年來首見的潛在療法。
仁新醫藥子公司Belite Bio的LBS-008治療青少年斯特格病變臨床期中數據獲中國NMPA提前受理藥證申請。
華安開發治療遺傳性水皰症的乳膏新藥F703EB,也正式向FDA申請二期臨床,未來可望搶攻全球24億美元罕病市場。
安宏生醫開發的AI生成藥物AH-001已完成美國一期臨床試驗,顯示具良好安全性。該藥為全球首款AI設計的雄性禿外用蛋白質降解劑,預期將挑戰全球47億美元的雄性禿治療市場。公司規劃明年啟動二期臨床並尋求國際授權合作。
法人表示,隨AI藥物、ADC抗體藥及罕病療法陸續進入實質臨床與取證階段,台灣生技產業正逐步走向國際新藥創新的關鍵轉折點。 |
| 10 |
安基生技 |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11-03 |
光輝10月台灣生技產業新藥開發、國際藥證布局紛紛駛入快車道,從血液腫瘤、罕見疾病到AI生成新藥,藥華藥(6446)、泰合(6467)、仁新(6696)、安基生技(7754)等多家業者陸續推進全球臨床與取證進程,顯示台灣創新藥研發正加速邁向國際市場。
藥華藥繼向美國FDA申請Ropeg筆型注射器查驗登記申請,力拚明年2月上市外,也於10月底提出Ropeg治療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ET)的新適應證藥證,預計2026年取得核准。
Ropeg已在全球近50國核准用於真性紅血球增多症,此次若再拓展ET適應症,將成為公司營運的第二成長引擎。
泰合向美國FDA和歐洲藥品管理局提交全球首創的TAH3311抗血栓口溶膜新藥查驗登記申請,該藥採用獨家TDS透黏膜傳輸技術,能讓藥物於口腔快速吸收,特別適合中風或高齡吞嚥困難患者,被視為抗凝血用藥劑型重大創新。泰合正積極尋求全球合作夥伴,共同規劃當地未來定價及市場行銷策略。
罕見疾病領域中,安基治療甘迺迪氏症的AJ201,獲美國FDA授予快速審查資格,並以臨床成果入選世界肌肉學會「最新臨床突破研究」,為病患帶來20年來首見的潛在療法。
仁新醫藥子公司Belite Bio的LBS-008治療青少年斯特格病變臨床期中數據獲中國NMPA提前受理藥證申請。
華安開發治療遺傳性水皰症的乳膏新藥F703EB,也正式向FDA申請二期臨床,未來可望搶攻全球24億美元罕病市場。
安宏生醫開發的AI生成藥物AH-001已完成美國一期臨床試驗,顯示具良好安全性。該藥為全球首款AI設計的雄性禿外用蛋白質降解劑,預期將挑戰全球47億美元的雄性禿治療市場。公司規劃明年啟動二期臨床並尋求國際授權合作。
法人表示,隨AI藥物、ADC抗體藥及罕病療法陸續進入實質臨床與取證階段,台灣生技產業正逐步走向國際新藥創新的關鍵轉折點。 |
| 11 |
台寶生醫 |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11-03 |
不讓新藥業專美於前,再生醫療與創新醫材10月亦報佳音,益安(6499)、台寶(6892)、三鼎(6808)搶灘美國市場,法人指出,除了產品商業化外,加速跨國臨床合作與海外設廠已成趨勢。
益安旗下Urocross Retrieval Sheath取得美國FDA核准,為良性攝護腺肥大(BPH)治療系統的重要配套裝置,公司預計今年底送件主系統上市申請,搶攻美國BPH醫材市場。
再生醫療族群中,台寶除規畫第四季前進美國鳳凰城建置生產基地外,「調節型T細胞」新藥TRK-001已於美國完成二期臨床首例病患收案,並獲FDA孤兒藥資格,享有七年市場獨占期。該藥為腎臟移植抗排斥療法,目標取代長期免疫抑制劑使用,為台灣細胞治療在國際臨床舞台的重要突破。
三鼎則規劃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設立全資子公司與符合FDA標準的細胞GMP廠,正式啟動全球再生醫療與細胞治療布局。公司計畫結合臺北醫學大學臨床能量,打造「台北-聖地牙哥」雙核心運營模式,未來鎖定阿茲海默症、糖尿病腎病變與心肌梗塞等多項美國臨床申請。
三顧則與日本Megakaryon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開發iPSC衍生人工血小板技術;同時與日本CM Plus合作導入AI法規管理,打造台日GMP文件生成平台,加速新藥法規審查效率。
永立榮與日本RBL羅蘭美容、露琺意醫美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攜手開發外泌體高機能護膚與護髮產品。旗下「小鹿羊水外泌體」銷售旺,前三季營收年增逾1倍,成為外泌體應用領域亮點。 |
| 12 |
三鼎生技 |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11-03 |
不讓新藥業專美於前,再生醫療與創新醫材10月亦報佳音,益安(6499)、台寶(6892)、三鼎(6808)搶灘美國市場,法人指出,除了產品商業化外,加速跨國臨床合作與海外設廠已成趨勢。
益安旗下Urocross Retrieval Sheath取得美國FDA核准,為良性攝護腺肥大(BPH)治療系統的重要配套裝置,公司預計今年底送件主系統上市申請,搶攻美國BPH醫材市場。
再生醫療族群中,台寶除規畫第四季前進美國鳳凰城建置生產基地外,「調節型T細胞」新藥TRK-001已於美國完成二期臨床首例病患收案,並獲FDA孤兒藥資格,享有七年市場獨占期。該藥為腎臟移植抗排斥療法,目標取代長期免疫抑制劑使用,為台灣細胞治療在國際臨床舞台的重要突破。
三鼎則規劃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設立全資子公司與符合FDA標準的細胞GMP廠,正式啟動全球再生醫療與細胞治療布局。公司計畫結合臺北醫學大學臨床能量,打造「台北-聖地牙哥」雙核心運營模式,未來鎖定阿茲海默症、糖尿病腎病變與心肌梗塞等多項美國臨床申請。
三顧則與日本Megakaryon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開發iPSC衍生人工血小板技術;同時與日本CM Plus合作導入AI法規管理,打造台日GMP文件生成平台,加速新藥法規審查效率。
永立榮與日本RBL羅蘭美容、露琺意醫美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攜手開發外泌體高機能護膚與護髮產品。旗下「小鹿羊水外泌體」銷售旺,前三季營收年增逾1倍,成為外泌體應用領域亮點。 |
| 13 |
永立榮-新 |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11-03 |
不讓新藥業專美於前,再生醫療與創新醫材10月亦報佳音,益安(6499)、台寶(6892)、三鼎(6808)搶灘美國市場,法人指出,除了產品商業化外,加速跨國臨床合作與海外設廠已成趨勢。
益安旗下Urocross Retrieval Sheath取得美國FDA核准,為良性攝護腺肥大(BPH)治療系統的重要配套裝置,公司預計今年底送件主系統上市申請,搶攻美國BPH醫材市場。
再生醫療族群中,台寶除規畫第四季前進美國鳳凰城建置生產基地外,「調節型T細胞」新藥TRK-001已於美國完成二期臨床首例病患收案,並獲FDA孤兒藥資格,享有七年市場獨占期。該藥為腎臟移植抗排斥療法,目標取代長期免疫抑制劑使用,為台灣細胞治療在國際臨床舞台的重要突破。
三鼎則規劃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設立全資子公司與符合FDA標準的細胞GMP廠,正式啟動全球再生醫療與細胞治療布局。公司計畫結合臺北醫學大學臨床能量,打造「台北-聖地牙哥」雙核心運營模式,未來鎖定阿茲海默症、糖尿病腎病變與心肌梗塞等多項美國臨床申請。
三顧則與日本Megakaryon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開發iPSC衍生人工血小板技術;同時與日本CM Plus合作導入AI法規管理,打造台日GMP文件生成平台,加速新藥法規審查效率。
永立榮與日本RBL羅蘭美容、露琺意醫美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攜手開發外泌體高機能護膚與護髮產品。旗下「小鹿羊水外泌體」銷售旺,前三季營收年增逾1倍,成為外泌體應用領域亮點。 |
| 14 |
皇家可口 |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11-03 |
甫上市的皇家可口(7791)積極開發連鎖速食餐飲的供應業務,新推出的奶昔產品,在以米漢堡知名的連鎖餐飲品牌試賣反應熱烈,已評估全面擴大到全台逾300家店舖。
八方雲集(2753)旗下梁社漢排骨新推出的「番茄牛三寶麵」,麵條就是選用皇家可口的急凍熟麵,目前在梁社漢全台240家分店皆有上市。受惠於奶昔、急凍熟麵擴展餐飲業務端,均可望挹注皇家可口Q4營收及獲利。
皇家可口董事長周明芬指出,一直以研發創新及跨界結盟等布局,強化產品競爭力,並擴大目標市場,其中自有品牌冰品,除杜老爺甜筒、曠世奇派等長銷品外,今年更一舉推出包括紅豆牛奶QQ雪糕、甜筒太妃糖起司冰淇淋等產品,帶動皇家可口今年夏天冰品營收季季高。
皇家可口同時發展急凍熟麵產品,在零下18度冷鏈車隊物流運送下,一次將冰和麵送達連鎖餐飲或連鎖通路等客戶手上,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成為皇家可口營收成長動能。
此外,皇家可口代工的香菜口味霜淇淋,已在全台17家全家便利商店(5903)門市熱銷,接下來起司霜淇淋「敬請期待」。全家之前即曾推出起司霜淇淋,當時市場口碑爆棚,也是由皇家可口生產。
目前皇家可口總體營收中,冰品營收占比7~8成、麵條約2~3成,麵條部分擬規劃擴展第三產線,預計二年內產能可望倍增,急凍熟麵則多數屬於餐飲通路業務端貢獻。 |
| 15 |
樂天市場 |
|
摘錄工商A 12 |
2025-10-31 |
搶攻雙11檔期商機,台灣樂天市場今年串連樂天旅遊、樂天Kobo電子書、Monkeys、網銀,以「樂天集團生態圈」名義打造台灣雙11檔期活動,為今年雙11檔期競爭白熱化更增添煙硝味。
對於今年雙11檔期業績預估,台灣樂天市場執行長羅雅薰表示,台灣整體電商市場的商品同質性高、因此價格廝殺激烈,獨家商品相形重要,因此促使台灣樂天市場今年引進相當多日本獨家商品進來台灣市場,加上樂天旅遊是日本最大旅遊網站,今年結合台灣特色民宿加入戰局,預期可為台灣樂天市場的買氣帶來新亮點。
看好跨境電商成長潛力,台灣樂天市場亦宣布推動日本直送與跨境購物服務,其中,看好日本商品在台銷售及買氣後勢穩健成長。至於跨境電商業務則集結台灣200多個品牌商約一千多個商品,以Team Taiwan「店中店」方式上架日本樂天。
羅雅薰表示,跨境到日本樂天上架的台灣品牌及商品,由樂天提供包括寄貨、物流等一站式服務。日本樂天擁有1億會員,樂天全球會員數逾20億的潛在客戶規模,台灣樂天帶領台灣品牌進軍日本市場,為台灣賣家開闢新市場。
台灣樂天目前站上約2萬家店家,活躍店家近8,000家,商品數約600~700萬。台灣樂天市場30日宣布今年雙11活動,除了祭出11大類的日本人氣品牌,亦獨家推出《BanG Dream! 少女樂團派對》官方授權獨家首賣與台灣限定特典海報、樂天APP下單11%點數回饋,再抽價值11萬雙人飛日本大禮包。樂天Kobo新品「閱讀器+翻頁器組合」全台獨家預購、樂天旅遊訂房5折起。 |
| 16 |
鴻勁 |
|
摘錄工商A 15 |
2025-10-31 |
鴻勁精密(7769)於日前舉行的上市前業績發表會,吸引爆滿的法人及投資大眾關注,該公司上半年營收成長135%,EPS達31.2元。受惠於全球AI/HPC浪潮,高階測試分類機業務需求爆量,未來超過兩季的訂單明確,產能持續滿載。公司正啟動第四廠擴建計畫,預計2027年底啟用,屆時總產能將提升約40%,季出機量可達750台,以支撐AI/HPC市場快速擴張需求,法人看好該公司研發技術及AI需求成長浪潮,鴻勁精密將持續展現亮眼的營收成長及獲利爆發力。
鴻勁精密憑藉自研的ATC主動式溫控系統分選機與高併測解決方案,成功切入AI高效能運算、HPC及車用晶片等高功耗應用領域,同時公司以溫控精度,快速切換穩定性與高併測效能建立市場差異化優勢,並積極擴充產能以因應北美AI客戶需求成長,展現強勁營運動能與全球化布局企圖。
鴻勁核心產品,包括:FT SLT及三溫測試分選機,並以自研ATC主動式溫控系統為技術核心,整合瞬間製冷,瞬間加熱,分區控溫與散熱均溫等技術,精準重現晶片於極端環境下的運作狀態,打造高穩定度測試環境。針對高功耗AI與HPC晶片,公司導入多區控溫與Micro Channel液冷架構,實現高達4,000W的熱抑制能力,支援GPU CPU FPGA等先進運算晶片測試,最新一代ATC5.5液冷系統更突破4,000W功率門檻,並具備多區獨立溫控功能,能滿足AI伺服器與高速運算晶片的極端溫度需求。
面對車用電子化與智能化趨勢,鴻勁針對車用晶片開發具備-70°C~175°C寬溫域控制能力之測試方案,支援Junction Temperature Control技術,並可實現8至32工位Multi-Site ATC測試,大幅提升車用晶片在高低溫循環環境下的測試效率與可靠度。隨著AIoT裝置普及,公司亦推出可支援2至64工位並測的高併測設備,FT分選機UPH產出可達18,000顆,滿足客戶在大規模量產階段的高通量測試需求。
在市場布局上,鴻勁客戶遍及全球主要IC設計公司,封測廠及IDM廠商,終端應用涵蓋AI運算、伺服器、車用電子、智慧手機與3C產品。2025年上半年客戶分布,美國占比達52%、中國24%、台灣15%,其餘為東南亞及歐洲市場,公司目前全球裝機量超過25,000台,設有台灣總部、美國與蘇州子公司,並預計於2025年第三季成立德國子公司,服務據點與代理商網絡遍及新加坡、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多國,售服體系完善,能快速回應國際客戶維修與改裝需求。 |
| 17 |
亞果生醫 |
|
摘錄工商A 16 |
2025-10-31 |
近年來,台灣的再生醫學為發展最為迅速且具經濟效益的關鍵醫學,其中以剛和越南國家級企業簽訂「亞比斯‧可拉膠原蛋白眼角膜基質」醫材十年東南亞銷售國際授權的亞果生醫最引人注目,該公司董事長謝達仁博士近日更獲得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NATMA)頒發「台灣醫療科技貢獻獎」,表彰其再生醫學技術將對人類未來產生巨大貢獻。
「NATMA」至今有三位得主,第一位為2010年頒給目前的賴清德總統,第二位則是2015年頒給前嘉義市長涂醒哲醫師。時隔十年,今(2025)年則是將此榮譽頒給亞果生醫董事長謝達仁博士,所不同的前二位得主為「傑出醫師社會服務獎」,而謝達仁博士則為更具國家與產業技術意義的「台灣醫療科技貢獻獎」;換句話說,該獎實質意涵代表台灣生醫技術已可媲美國際大廠,且具備影響未來人類的生命發展。
事實上,「亞比斯‧可拉膠原蛋白眼角膜基質」醫材,為全球第一個運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去細胞技術生產的豬眼角膜基質,能完全清除原物種眼角膜殘留雜質,讓受移植患者不排斥及不產生附作用,且因有絕佳的生物相容性,將使得眼角膜相關結締組織得以順利生長,逐漸形成幾近完整的眼角膜,讓重見彩色光明指日可待。
該公司董事長謝達仁博士表示,二十一世紀的醫學正進入重生蛻變的新時代,新藥及疫苗雖可治療及預防所知潛藏疾病,但對於組織、器官之受損及衰敗,仍無有效對策,然而亞果生醫所獨家研發的去細胞支架再生技術,卻是正一步一步推動組織、器官再生的全新醫學技術,正因為所發展之再生醫學技術為全球醫學企業戮力所追求,這幾年澳洲生醫Oculus Biomed Pty Ltd(OBM)、日商丸紅、印度衛生部紛紛前來締約合作,今年更是與越南國家級企業CT GROUP簽訂複數年國際授權。由這些跨國策略合作看來,亞果生醫未來發展實是不容小覷。
值得一提,該公司為擴大發展格局,計畫明(2026)年以科技事業從興櫃轉上市,董事會已通過現金增資案並報請金管會核准。 |
| 18 |
統一投信 |
|
摘錄工商C1版 |
2025-10-31 |
第六次習川會落幕,據投信統計資料顯示,過去川習會後對台股表現無太大影響,平均表現漲跌互現,台股除基本面外,主要還是受國際股市與外資加碼影響較大。法人表示,現階段台股投資重點在選股不選市,建議利用主動式台股ETF布局。
據統計,過去五次習川會後兩個月,有四次台股都出現小漲,短線來看,多數法人評估習川會沒有較重大影響市場面的決策出爐,短線影響國際股市的力度小,台股創高下仍受美國降息、地緣政治因素影響相對較大。
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經理人陳沅易指出,大盤在創下新高之後,接下來面臨的挑戰更為複雜,此時凸顯主動選股、靈活調整的重要性。投資策略應該採成長股與價值股並重來因應大區間操作。台股接下來將為選股不選市表現,可以採取成長股與價值股雙軌並重來因應。目前全球AI應用持續擴強,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在IT及AI應用上仍然極具競爭優勢,看好先進製程、IC設計、CCL/PCB/ABF產業龍頭、高配息AI server ODM&關鍵零組件。
統一投信認為,企業基本面穩健及聯準會貨幣寬鬆,使台股多頭格局不變,年底市場焦點轉向明年度展望,根據最新的企業財報及各國政府AI投資政策,明年AI需求預期保持強勁,有望延續台股行情。依市場統計的歷史數據,節慶行情和科技新品發表利多,使台股年底多有不錯表現。
據統計,近十個年度台股的各月表現中,9月通常是表現最差的月份,上漲機率僅有3成,漲跌幅平均為下跌1.6%。但今年台股9月上漲6.55%,強勢打破下跌魔咒,且10月續揚再創新高,後市仍有表現機會。 |
| 19 |
統一投信 |
|
摘錄工商C1版 |
2025-10-31 |
台股頻創新高,順利站上28,000點大關,連帶主動操作台股基金績效長紅,統計至29日,143檔主、被動台股基金中有134檔淨值與大盤同創新高,即94%台股基金淨值都創新高,觀察其中規模百億以上、受益人數萬人以上基金的今年來績效表現,以主動式台股ETF表現相對佳。
群益投信台股研究團隊表示,大盤在創下新高後,接下來面臨的挑戰更為複雜,此時也凸顯主動選股、靈活調整的重要性。投資策略應採成長股與價值股並重來因應大區間操作。台股類股輪動快速、個股波動性大,預期台股指數傾向高檔震盪,加上個股波動大,主動式台股基金可在盤勢多空之際來回靈活操作,建議投資人可以台股基金,參與台股未來上漲契機。
統一投信指出,台股AI相關企業第三季財報亮眼,有望提供台股基本面支撐。台灣9月外銷訂單達到702.2億美元,創下歷史單月新高。其中,電子產品接單年增率高達45.9%,顯示AI需求動能保持強勁,有利相關供應鏈營收持續成長,目前市場預估AI需求將延續至明年,使台股後市仍有表現機會。產業看好AI概念股,包括散熱、記憶體、零組件及半導體等。
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梁恩溢分析,美聯準會近期對就業市場的擔憂高於通膨,暗示全年將共降息3碼,此情況下,美國降息導致利差縮小,美元資產吸引力下降,資金傾向尋求成長性與報酬率兼具的市場,轉向新興市場。台股憑藉AI供應鏈優勢與強勁基本面,有望成外資新寵。 |
| 20 |
群益投信 |
|
摘錄工商C1版 |
2025-10-31 |
台股頻創新高,順利站上28,000點大關,連帶主動操作台股基金績效長紅,統計至29日,143檔主、被動台股基金中有134檔淨值與大盤同創新高,即94%台股基金淨值都創新高,觀察其中規模百億以上、受益人數萬人以上基金的今年來績效表現,以主動式台股ETF表現相對佳。
群益投信台股研究團隊表示,大盤在創下新高後,接下來面臨的挑戰更為複雜,此時也凸顯主動選股、靈活調整的重要性。投資策略應採成長股與價值股並重來因應大區間操作。台股類股輪動快速、個股波動性大,預期台股指數傾向高檔震盪,加上個股波動大,主動式台股基金可在盤勢多空之際來回靈活操作,建議投資人可以台股基金,參與台股未來上漲契機。
統一投信指出,台股AI相關企業第三季財報亮眼,有望提供台股基本面支撐。台灣9月外銷訂單達到702.2億美元,創下歷史單月新高。其中,電子產品接單年增率高達45.9%,顯示AI需求動能保持強勁,有利相關供應鏈營收持續成長,目前市場預估AI需求將延續至明年,使台股後市仍有表現機會。產業看好AI概念股,包括散熱、記憶體、零組件及半導體等。
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梁恩溢分析,美聯準會近期對就業市場的擔憂高於通膨,暗示全年將共降息3碼,此情況下,美國降息導致利差縮小,美元資產吸引力下降,資金傾向尋求成長性與報酬率兼具的市場,轉向新興市場。台股憑藉AI供應鏈優勢與強勁基本面,有望成外資新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