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股票名稱 |
標題 |
訊息來源 |
日期 |
1 |
台灣電力 |
|
摘錄工商A1版 |
2025-04-16 |
核三廠二號機屆臨5月17日停機大限,在野力推修法讓核電廠運轉 執照的有效期限再延20年,然而,經濟部長郭智輝15日於立法院答詢 時指出最大難關,在於現在其燃料池的空間不足,需要地方支持興建 乾貯設施,若此命題能被解決,相信便能參考立委的建議。
郭智輝說,依現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規定,執照年限是4 0年,台電須遵照核安會的規範執行,且目前核三廠二號機燃料池空 間,沒辦法穩定運作到60年。
台電公司副總經理許永輝稍早表示,核三廠現規劃採室內乾貯,設 施不只需要屏東縣政府同意,光是工程就要花費5至6年,施工加上拿 到執照至少要7年。核安會也指出,核三廠燃料池僅可供運轉數年, 不論除役或延役,乾式貯存設施都須興建啟用,且唯有確認機組狀況 以及面對天然災害的防護能力符合再運轉安全要求,才會同意換發運 轉執照。
地方對於核三廠延役意見分歧,贊成方認為核三廠每年提供逾1.2 億元回饋金,是當地社會福利一大助力,反對方則提出對核能安全、 營運維修成本的憂慮。
在野推動修法已箭在弦上,行政院長卓榮泰說,核三廠二號機40年 期限至是《核管法》規定,依照《核管法》,時間到就須除役。任何 一個法案只要經過立法院充分討論、民主表決的結果,行政院基本上 支持,若能夠沒有安全顧慮、核廢料,有共識、全民都接受,政府對 新的核能技術採開放態度。 |
2 |
台灣電力 |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4-16 |
沃旭能源15日宣布,920MW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首 座陸上變電站已如期完成,並連接至台電電網且正式啟用,這是台灣 離岸風場首次採用台電電網最高等級345kV變電系統進行輸電,可望 大幅提升輸電效率與穩定性,為未來的離岸風場樹立全新標竿,力拚 2026年全面併聯發電。
沃旭能源攜手統包陸上變電站工程的台汽電公司,及其轉投資子公 司星能,聯同華城電機、中興電工、太平洋電線電纜、西門子能源、 台灣日立永續能源等五家台灣設備供應商及其他在地承包商,通力合 作達成此一重大工程成果。
沃旭能源說,920MW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首座陸上 變電站如期完成通電測試,成功將位於彰濱工業區大彰化西南第二階 段離岸風場的陸上變電站連接至台電電網並正式啟用。這是台灣離岸 風場首次採用台電電網最高等級345kV變電系統進行輸電,相較目前 風場所使用161kV系統,不僅可大幅提升輸電效率與穩定性,更確保 電力品質符合最高標準。
這座陸上變電站統包工程由在地供應商與承包商執行的比例超過8 成,創造超過500個直接就業機會,建置過程累計超過100萬小時零工 安事故紀錄,符合沃旭對工程安全的核心精神。首座陸上變電站設計 與施工技術有四項業界創新,包括世界最大可變式電抗器、預鑄建築 工法、永續冷卻系統、進階環境保護措施以保護地下水系統。
沃旭能源大彰化離岸風場執行長傑拉姆(Jayaram Naidu)表示, 陸上變電站如期成功通電,體現沃旭卓越工程能力,及致力提供高效 、安全且值得信賴乾淨能源承諾。 |
3 |
台灣電力 |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04-16 |
華城(1519)輝達攜手台灣供應鏈夥伴,在美國製造AI超級電腦工 廠,市場預期電力需求大增,開盤大漲10元以393元開出,三大法人 買超328張,推升盤中亮燈漲停421元,獲利回吐賣壓湧現而拉回,終 場漲35.5元,收盤價418.5元,站穩5日及10日均線。
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美國多家電力公司採購變壓器,去年第 四季新增超過百億元訂單挹注,累積在手訂單逾300億元,開始接20 27、2028年訂單,3月合併營收19.7億元,月成長67.46%、年增26. 44%;首季合併營收44.21億元,年成長45.56%,創同期新高。
|
4 |
台灣電力 |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04-16 |
北基(8927)因多元部署收效,今年首季油品銷售年增雙位數,綠 能營收占比更提振至近1成水準。
北基為擴大深耕內需能量、強化長期利基,今年除屏東「艾美城品 」預售屋陸續交屋入帳,仍規劃今年擴增二座加油站,並進行各站據 點油槍輕量化、油氣回收設備高效運作等站內設備升級,提振油品銷 售利基,旗下加油站也陸續增設EV充電樁,打造「汽車新能源補給站 」。
北基指出,美新一輪關稅引發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OPEC+(石 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亦宣布加速原油增產計劃,影響國際油價下 跌,產油國加速增產使得國際油價下跌,有利旗下油品事業營運,搭 配據點擴展策略,爭取與供油商購油成本降低,加上精進加油站管理 效率,提振收益能量。
此外,北基子公司三地能源目前旗下太陽能光電發電量131MW,太 陽能光電開發總裝置量達378MW,未來規劃每年至少新增50MW發電量 體,持續朝向1GW建置目標推進;「特爾電力」全台站點數已達82站 ,目標朝今年建置達150個站點,提升全台電動車充電市占。
北基全台加油站據點已增加至82站,帶動整體發油量提高,油品事 業營收比達75.54%;綠色能源業務營收占比也隨子公司三地能源業 務規模隨著太陽能光電、電動車充電服務等貢獻提振,達9.58%。 |
5 |
三地能源 |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04-16 |
北基(8927)因多元部署收效,今年首季油品銷售年增雙位數,綠 能營收占比更提振至近1成水準。
北基為擴大深耕內需能量、強化長期利基,今年除屏東「艾美城品 」預售屋陸續交屋入帳,仍規劃今年擴增二座加油站,並進行各站據 點油槍輕量化、油氣回收設備高效運作等站內設備升級,提振油品銷 售利基,旗下加油站也陸續增設EV充電樁,打造「汽車新能源補給站 」。
北基指出,美新一輪關稅引發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OPEC+(石 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亦宣布加速原油增產計劃,影響國際油價下 跌,產油國加速增產使得國際油價下跌,有利旗下油品事業營運,搭 配據點擴展策略,爭取與供油商購油成本降低,加上精進加油站管理 效率,提振收益能量。
此外,北基子公司三地能源目前旗下太陽能光電發電量131MW,太 陽能光電開發總裝置量達378MW,未來規劃每年至少新增50MW發電量 體,持續朝向1GW建置目標推進;「特爾電力」全台站點數已達82站 ,目標朝今年建置達150個站點,提升全台電動車充電市占。
北基全台加油站據點已增加至82站,帶動整體發油量提高,油品事 業營收比達75.54%;綠色能源業務營收占比也隨子公司三地能源業 務規模隨著太陽能光電、電動車充電服務等貢獻提振,達9.58%。 |
6 |
台灣電力 |
|
摘錄工商A 12 |
2025-04-16 |
富邦金15日代子公司富邦人壽公告,發行今年第一期無擔保累積次 順位普通公司債,發行總額為190億元,依發行條件不同分為甲券及 乙券,甲券發行金額為91.4億元、發行期間為10年,乙券發行金額為 98.6億元、發行期間為15年,其中甲券利率為3.7%,乙券利率為3. 85%。
為助壽險業2026年接軌台版ICS(TW-ICS),保險局2023年4月開放 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長期次順位公司債。去年國內壽險業積極發 債強化財務結構,根據櫃買中心統計,去年全年發債最多的企業中, 國壽、富邦人壽僅次於國營事業的中油和台電,名列第三與第四名, 罕見由壽險業擠入發債前五大,且整體壽險業發債規模也創歷史新高 。
去年除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外,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 三商美邦等業者均發行次順位公司債來強化資本與財務結構。相較去 年壽險業積極發債或增資來強化資本,今年整體壽險業發債的規模與 速度有趨緩跡象。富邦人壽15日公告為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財務結構 及提升資本適足率,將發次順位普通公司債190億元,這也是今年富 邦人壽首度大型的發債計畫。
富邦人壽15日發債公告指出,這次的今年第一期無擔保累積次順位 普通公司債,買回條件為乙券發行滿十年後,如計算贖回後本公司資 本適足率大於計算時法定最低保險業資本適足率,並經主管機關同意 者,得提前按本公司債面額加計採實際天數計算的應付利息全數贖回 。 |
7 |
富邦人壽 |
|
摘錄工商A 12 |
2025-04-16 |
富邦金15日代子公司富邦人壽公告,發行今年第一期無擔保累積次 順位普通公司債,發行總額為190億元,依發行條件不同分為甲券及 乙券,甲券發行金額為91.4億元、發行期間為10年,乙券發行金額為 98.6億元、發行期間為15年,其中甲券利率為3.7%,乙券利率為3. 85%。
為助壽險業2026年接軌台版ICS(TW-ICS),保險局2023年4月開放 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長期次順位公司債。去年國內壽險業積極發 債強化財務結構,根據櫃買中心統計,去年全年發債最多的企業中, 國壽、富邦人壽僅次於國營事業的中油和台電,名列第三與第四名, 罕見由壽險業擠入發債前五大,且整體壽險業發債規模也創歷史新高 。
去年除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外,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 三商美邦等業者均發行次順位公司債來強化資本與財務結構。相較去 年壽險業積極發債或增資來強化資本,今年整體壽險業發債的規模與 速度有趨緩跡象。富邦人壽15日公告為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財務結構 及提升資本適足率,將發次順位普通公司債190億元,這也是今年富 邦人壽首度大型的發債計畫。
富邦人壽15日發債公告指出,這次的今年第一期無擔保累積次順位 普通公司債,買回條件為乙券發行滿十年後,如計算贖回後本公司資 本適足率大於計算時法定最低保險業資本適足率,並經主管機關同意 者,得提前按本公司債面額加計採實際天數計算的應付利息全數贖回 。 |
8 |
南山人壽 |
|
摘錄工商A 12 |
2025-04-16 |
富邦金15日代子公司富邦人壽公告,發行今年第一期無擔保累積次 順位普通公司債,發行總額為190億元,依發行條件不同分為甲券及 乙券,甲券發行金額為91.4億元、發行期間為10年,乙券發行金額為 98.6億元、發行期間為15年,其中甲券利率為3.7%,乙券利率為3. 85%。
為助壽險業2026年接軌台版ICS(TW-ICS),保險局2023年4月開放 保險業可發行10年期以上長期次順位公司債。去年國內壽險業積極發 債強化財務結構,根據櫃買中心統計,去年全年發債最多的企業中, 國壽、富邦人壽僅次於國營事業的中油和台電,名列第三與第四名, 罕見由壽險業擠入發債前五大,且整體壽險業發債規模也創歷史新高 。
去年除富邦人壽與國泰人壽外,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凱基人壽、 三商美邦等業者均發行次順位公司債來強化資本與財務結構。相較去 年壽險業積極發債或增資來強化資本,今年整體壽險業發債的規模與 速度有趨緩跡象。富邦人壽15日公告為充實營運資金、強化財務結構 及提升資本適足率,將發次順位普通公司債190億元,這也是今年富 邦人壽首度大型的發債計畫。
富邦人壽15日發債公告指出,這次的今年第一期無擔保累積次順位 普通公司債,買回條件為乙券發行滿十年後,如計算贖回後本公司資 本適足率大於計算時法定最低保險業資本適足率,並經主管機關同意 者,得提前按本公司債面額加計採實際天數計算的應付利息全數贖回 。 |
9 |
台灣電力 |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4-16 |
為減少對美國貿易順差,政府已盤點對美採購的潛力清單,其中, 中油簽署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Alaska LNG)買賣暨投資意向書,將 採購阿拉斯加LNG並爭取上游投資參與權,被視為重要策略之一。經 濟部長郭智輝15日於立法院答詢時進一步建議,如果透過大量採購, 將可以分享經濟價值給其他鄰國。
對於中油將採購阿拉斯加LNG,藉此降低航程風險,提升台灣天然 氣供應的可靠性,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政府當然會考量合理的商業 條件,讓中油去投資,同時掌握穩定的供貨來源,且今日、未來對L NG的需求是不同的,會請經濟部及台電合理評估分析,有利於台灣的 當然會爭取。
郭智輝補充,就商業上來講,以他自己的經驗,如果只買一定的量 ,恐不具有談判籌碼,但若可以買更多的量,大概可以分享給其他國 家。至於中油未來要投入多少資金,這並不是台灣想投就可以投,仍 須視美方評估。
依據經部能源統計月報,2024年我國自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占比 達9.8%,郭智輝先前指出,若增加採購阿拉斯加LNG,自美國進口的 液化天然氣占比可能擴增至3成。不過,先前中油與美方所簽的只是 投資意向書而非採購合約,除了台灣之外,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 等國都有意購買。
中油表示,美國過去限制阿拉斯加州液化天然氣開採,但美國總統 川普上任後有所突破;目前尚未敲定購買量,未來可視台灣需求購買 。此外,中油也爭取投資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參與權,如此將成為除 了卡達及澳洲外第三個LNG氣源供應國。
郭智輝指出,國營事業未來十年可對美採購2,000億美元,當中包 括能源、科技、國內需要的產品等,但占比多少是由談判小組做規劃 ,經濟部只是提供一些資訊給談判小組。其中2,000億美元的說法, 是他依據過去的經驗,認為是值得參考的數字。
|
10 |
台灣中油 |
|
摘錄工商A3版 |
2025-04-16 |
為減少對美國貿易順差,政府已盤點對美採購的潛力清單,其中, 中油簽署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Alaska LNG)買賣暨投資意向書,將 採購阿拉斯加LNG並爭取上游投資參與權,被視為重要策略之一。經 濟部長郭智輝15日於立法院答詢時進一步建議,如果透過大量採購, 將可以分享經濟價值給其他鄰國。
對於中油將採購阿拉斯加LNG,藉此降低航程風險,提升台灣天然 氣供應的可靠性,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政府當然會考量合理的商業 條件,讓中油去投資,同時掌握穩定的供貨來源,且今日、未來對L NG的需求是不同的,會請經濟部及台電合理評估分析,有利於台灣的 當然會爭取。
郭智輝補充,就商業上來講,以他自己的經驗,如果只買一定的量 ,恐不具有談判籌碼,但若可以買更多的量,大概可以分享給其他國 家。至於中油未來要投入多少資金,這並不是台灣想投就可以投,仍 須視美方評估。
依據經部能源統計月報,2024年我國自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占比 達9.8%,郭智輝先前指出,若增加採購阿拉斯加LNG,自美國進口的 液化天然氣占比可能擴增至3成。不過,先前中油與美方所簽的只是 投資意向書而非採購合約,除了台灣之外,包括日本、韓國、菲律賓 等國都有意購買。
中油表示,美國過去限制阿拉斯加州液化天然氣開採,但美國總統 川普上任後有所突破;目前尚未敲定購買量,未來可視台灣需求購買 。此外,中油也爭取投資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參與權,如此將成為除 了卡達及澳洲外第三個LNG氣源供應國。
郭智輝指出,國營事業未來十年可對美採購2,000億美元,當中包 括能源、科技、國內需要的產品等,但占比多少是由談判小組做規劃 ,經濟部只是提供一些資訊給談判小組。其中2,000億美元的說法, 是他依據過去的經驗,認為是值得參考的數字。
|
11 |
台灣電力 |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4-16 |
隨「非紅供應鏈」政策,加上烏俄戰爭催化,無人機產業堪稱近年 除了AI以外,產業最夯的關鍵字,不過,這個產業因地緣政治與軍工 而起,產業化情況已經不是一般理解的商業模式,算是既神秘,前景 又清楚的一門新生意。
在經濟部長郭智輝眼中,除了半導體、AI外,無人機是未來趨勢; 但是從國科會的科學角度觀察,台灣雖然具備一定的研發能力,但仍 面臨著紅色供應鏈競爭和技術自主性的挑戰,產業鏈尚未完善,核心 技術依賴性較高,使台灣無人機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為了補強競爭力,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去年底在「全國科技技術會議 」中拋出將建構晶片台灣隊「Chips Team Taiwan」議題。他說,晶 片台灣隊供應自己半導體需求,且供應鏈要行銷全世界,協助全世界 民主自由友善國家,讓他們不會在發展系統時只能找到紅色供應鏈。
與此同時,經濟部也在去年成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 TEDIBOA)」,希望帶領業者插旗「非紅供應鏈」;郭智輝更預言, 明年開始產業就會上來。郭智輝會如此有信心是來自於日本。日本在 2030年就預估無人機產業將有9,200億日圓市場,亦即新台幣2,000億 元,但日本無人機領域多為中小企業。並透露,自己跟日本商談時, 有66個中小企業願意把技術「送」給台灣,委託台廠製造。
只是,若真如吳誠文所言,台灣在無人機產業已具有一定研發能力 ,為何還需要日本中小企業把技術「送」台灣?目前台灣的無人機國 家隊已有160多家廠商,其中,以無人機產業,最具規模。
台灣無人機可用於農業噴灑、台電電塔絕緣礙子的清洗、太陽光電 巡航,及當作緊急空中基地台等領域,甚至大型無人機未來載貨、載 客及氣象觀測應用面極廣。且台灣在無人機的自製程度應有8~9成, 缺少的就是1~2成的軟體部分。
那麼近幾年來發展又到了何種情況?依經濟部貿易署的統計,202 4年無人機整機出口值為441萬美元,前四大出口國占總額逾9成,包 括香港占46%,以及波蘭、美國、德國;貿易署認為,歐美地區展現 出市場潛力,反映民主供應鏈偏好及對高科技應用的強烈需求。
貿易署進一步分析,我國業者的無人機,透過排程自主飛行,並利 用AI辨識蒐集資料,已經成功打入美國ODM市場。同時,美國欲對來 自中國大陸的全球市占最大無人機品牌DJI(大疆)加以管制,而歐 洲國家也認為陸製無人機可能帶來安全隱患,未來皆有限制、「去紅 」可能,台廠有望迎接轉單效應。
然而,業者雖然不諱言,台灣無人機產業化確實有機會!但「可靠 度」與「量」是兩大關鍵,且關鍵中的關鍵就是「國防」需求。
過去台灣業者在無人機製造上,主要多為消費產品,連大疆也曾來 台取經。但國防上,無人機相比載人戰機、飛彈,已成為「消耗品」 ,且考量戰場環境、用途、耐用性等因素,需要高客制化,例如烏俄 戰爭無人機透過無線傳輸,戰場存活可能約15%,但透過光纖傳出, 存活率可能提高近倍,達30%,「戰場上通訊干擾」甚至GPS、衛星 、多種無線傳輸都無法使用,幾乎不能用一般網路傳輸情境。此外, 飛控上,多架群飛在商演中常常看到,但軍用的滯空時間、天候、飛 行距離,甚至僚機通訊、反制等項項都是關鍵技術,台灣仍有待突破 。
去年,陸續有美國無人機或軍工產業團訪台,討論台美無人機合作 。廠商私下分析,高階部分,台灣還沒具備這些「量能」與「可靠度 」。也因此,要搶非紅供應鏈無人機商機,美國國防供應鏈是產業最 需要突破的門檻。
|
12 |
台灣證交所 |
|
摘錄工商B5版 |
2025-04-16 |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支持國家政策、回應快速變化的資本市場並提高 申請上市案審查效率,第一季針對上市相關法規有多項修正,包括改 善員工薪酬情形並落實薪資透明化、初次申請上市掛牌期限,因特定 事由最長得延1年、刪除資訊軟體業申請上市之額外規範、國內一般 板上市對申請公司之誠信原則審查期間縮短為3年等。證交所針對修 法之重要內容議細說明如下:
一、改善員工薪酬情形並落實薪資透明化:為加強申請股票上市或 創新板上市之本國發行公司改善員工薪酬情形並落實薪資透明化的目 的,申請公司於送件前,應注意檢視內部基層員工範圍有無符合證交 法相關規定,如經申請公司董事會決議基層員工範圍、定期評估有無 需調整基層員工範圍及納入內部控制制度控管等規範。
申請公司也須檢視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基層員工月平均經常性薪資 之平均數,如該平均數未達由勞動部所發布之該年度每月基本工資1 .3倍者,申請公司應向證交所說明原因及具體改善措施,以利提升基 層員工之薪資,確保合理薪資條件,並應於初次申請有價證券上市公 開說明書中予以揭露,以利投資人知悉申請公司資訊。另考量申請上 市案件嚴謹性,證交所也訂定緩衝期間,相關修正規定自今年3/31起 實施。
二、初次申請上市掛牌期限新增但書規定,因特定事由最長得延1 年:原規定,公司上市掛牌時間可申請延長3個月,申請延長以一次 為限,意即最遲必須於上市契約生效後6個月內上市買賣。考量當申 請股票上市公司因主要營運地國、重要子公司註冊地國之法令限制, 或經主管機關同意之重大政治經濟環境影響等因素,致其申請上市之 股票未能依規定期限完成公開銷售及上市買賣,允許在特定情況下得 申請再延長,掛牌上市期限最長可達1年。
三、刪除「資訊軟體業」申請上市之額外規範:過去對「資訊軟體 業」因衡酌其具有「輕資產」之特性,故對申請上市訂有額外規範, 但對IC設計、IP授權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同為「輕資產」產業,卻無此 額外規定。
為配合國家政策,推動資訊軟體業發展及產業數位轉型,刪除「資 訊軟體業」申請上市時之特別規範,並修正相關審查與揭露等規範。
四、國內一般板上市對申請公司之誠信原則審查期間縮短為3年: 過去本國公司申請上市,證交所對申請公司「是否違反誠信原則」進 行審查,審查期間範圍為最近5年。然而2004年時,為降低上市門檻 、鼓勵更多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國內申請上市公司設立年限已從5年 縮至3年。惟避免企業因早期行為影響申請上市時程,並提升審查效 率,使更符合企業成長與市場發展需求。
|
13 |
台灣證交所 |
|
摘錄工商B5版 |
2025-04-16 |
全球矚目的科技盛會-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將盛大 登場,臺灣證券交易所首度與此國際年度大展合作,預計5月20日至 23日舉辦「臺灣智慧科技島主題式業績展望會-COMPUTEX群雄競起證 交所精選25」,共邀請包括電子組裝、半導體封測及IC設計、散熱等 AI鏈,以及金控股等25家重量級企業出席。
證交所表示,業績發表會將在南港展覽館一館6樓舉行,此次共邀 請25家具產業發展潛力的上市櫃公司,透過財務與營運說明,向海內 外機構投資人展現臺灣資本市場創新實力與企業競爭力。
首先於5月20日出席主題業績發表會的公司有奇鋐.LINE PAY、群 創、嘉澤等,5月21日鴻海、富邦金、日月光投控、力成、耕興、康 霈*、義隆等,5月22日有穎崴、旺矽、創見、上品、慶豐富、神準、 橘子等,5月23日有雙鴻、祥碩、聯發科、聚陽、材料-KY、所羅門及 上詮等。
此次由證交所主辦之業績展望會規劃「臺灣智慧科技島、智慧運算 與機器人、次世代科技、永續願景」四大主題,除邀請涵蓋半導體、 AI、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上市櫃公司外,活動期間亦將邀請產業專家 ,聚焦全球科技趨勢,深入探討AI算力競賽、產業鏈升級與資本市場 國際化的發展契機。
證交所指出,活動結合COMPUTEX平台優勢,展現資本市場推動產業 創新與國際接軌企圖心,俾利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之目標邁出 進。
證交所表示,活動現正開放報名,完成報名之機構投資人可自由進 出COMPUTEX展場,亦可憑券進入南港展覽館2館4樓TWSE專屬Lounge。
相關資訊與報名請見臺灣指數公司IR議合服務平台(https://ire ngage.taiwanindex.com.tw/Event/EventOpen)活動期間亦將同步於 YouTube直播,供一般投資人線上參與。 |
14 |
台灣證交所 |
|
摘錄工商B3版 |
2025-04-16 |
中華電信(2412)子公司中華資安(7765)向證交所送件申請股票 上市,2024年繳出每股稅後純益(EPS)10.47元創新高後,2025年展 望亦相當樂觀,預期營收、獲利穩健成長。
中華資安表示,主要成長動能來自自有產品研發開花結果,且正積 極拓展海外市場,除了歐洲、東南亞,亦與中華電信子公司攜手,將 於新加坡洽談合作,海外市場可望帶來新的業績成長動能。
中華資安三大產品線分別為上網資安服務、資安專業服務、及資安 商品銷售,其中,資安專業服務占比50%,其它兩項業務合計占50% 。營收約20%來自政府機關等公部門,另來自企業客戶及一般消費端 客戶逾5成,其餘來自母公司中華電信。
根據市調機構預估,台灣整體資安產值2025年估約成長11%~13% ,中華資安預期2025年優於市場成長,營收及獲利可望較2024年增加 。
2025年主要成長動能,資安專業服務仍為主力,不過,中華資安近 年加強力道於自有產品研發,例如自研「CypherCom 端對端加密通訊 系統」去年從眾多國際大廠產品中脫穎而出,榮獲2024 COMPUTEX B est Choice Award 金獎大獎。近年自研產品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有成 ,包括已在新加坡協助台商提供資安服務,成為挹注營收的主要成長 動能。中華資安強調,海外市場未來會透過與當地業者合作推展資安 商品,自研產品亦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中。
中華電信目前在中華資安國際的持股約63%,資安議題近年備受全 球企業重視,推升中華資安業績突飛猛進,成立至今每年營收 、獲 利均維持20%~30%成長,2024年營收19.73億,稅後純益3.79億, 賺逾一個股本,每股稅後純益(EPS)10.47元,相較2023年獲利大增 34.23%。今年3月營收1.82億元、年增15.65%,累計前三個月營收 5.16億元、年增3.42%。 |
15 |
中華資安 |
|
摘錄工商B3版 |
2025-04-16 |
中華電信(2412)子公司中華資安(7765)向證交所送件申請股票 上市,2024年繳出每股稅後純益(EPS)10.47元創新高後,2025年展 望亦相當樂觀,預期營收、獲利穩健成長。
中華資安表示,主要成長動能來自自有產品研發開花結果,且正積 極拓展海外市場,除了歐洲、東南亞,亦與中華電信子公司攜手,將 於新加坡洽談合作,海外市場可望帶來新的業績成長動能。
中華資安三大產品線分別為上網資安服務、資安專業服務、及資安 商品銷售,其中,資安專業服務占比50%,其它兩項業務合計占50% 。營收約20%來自政府機關等公部門,另來自企業客戶及一般消費端 客戶逾5成,其餘來自母公司中華電信。
根據市調機構預估,台灣整體資安產值2025年估約成長11%~13% ,中華資安預期2025年優於市場成長,營收及獲利可望較2024年增加 。
2025年主要成長動能,資安專業服務仍為主力,不過,中華資安近 年加強力道於自有產品研發,例如自研「CypherCom 端對端加密通訊 系統」去年從眾多國際大廠產品中脫穎而出,榮獲2024 COMPUTEX B est Choice Award 金獎大獎。近年自研產品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有成 ,包括已在新加坡協助台商提供資安服務,成為挹注營收的主要成長 動能。中華資安強調,海外市場未來會透過與當地業者合作推展資安 商品,自研產品亦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中。
中華電信目前在中華資安國際的持股約63%,資安議題近年備受全 球企業重視,推升中華資安業績突飛猛進,成立至今每年營收 、獲 利均維持20%~30%成長,2024年營收19.73億,稅後純益3.79億, 賺逾一個股本,每股稅後純益(EPS)10.47元,相較2023年獲利大增 34.23%。今年3月營收1.82億元、年增15.65%,累計前三個月營收 5.16億元、年增3.42%。 |
16 |
台灣證交所 |
|
摘錄工商C2版 |
2025-04-16 |
台灣ETF始祖、國內ETF規模龍頭元大台灣50(0050),2月中宣布 啟動分割,備受各方矚目,4月展開電子及郵寄投票,力拚國內ETF分 割案首例,近期進入投票倒數,最終電子投票將於4月21日23時59分 截止。法人說明,分割不會自己好,呼籲投資人踴躍透過電子投票方 式參與,透過分割案可以把股價降下來,讓入手門檻更親民。
對於0050分割後優點,市場專家說明:首先,若以1比4比例分割, 現在持有250股就會變一張,未來一張只要約4萬元就可以交易,小額 投資不用再受限零股下單;其次,分割後只要4萬元就多一張,符合 券商以一張為單位的質押小額借貸條件,便利度大幅提升。
法人指出,0050今年以來優化費用率加上長期績效表現亮眼,受到 投資人高度青睞,春節後0050受益人數增加逾27萬人,增幅達34.6% ,更是受益人數首檔突破百萬的市值型ETF。而根據證交所最新定期 定額排行榜顯示,0050在3月交易戶數月增3.1萬已連續兩個月稱霸冠 軍。
另一方面,上周台股重挫,投資人積極進場搶鑽石。法人提到,上 周台股面對川普貿易亂流,市場投資人鎖定0050、0056進行加碼,分 別獲190.48億、199.05億元淨申購;今年以來更達1,201億、908億元 ,均為全市場前二。
法人表示,因涉及投資人權益,投信公司無法直接進行分割,需要 持有單位數5成投資人參與投票,且多數同意才會通過,建議投資人 積極參與投票。
依元大投信說明,直接各大證券APP點選「股東e服務」最快,投票 時間至4月21日23時59分。用元大投資先生app實測,點選股東e服務 後按「電子投票」,就會直接出現0050投票案,完成約只要30秒。 |
17 |
元大投信 |
|
摘錄工商C2版 |
2025-04-16 |
台灣ETF始祖、國內ETF規模龍頭元大台灣50(0050),2月中宣布 啟動分割,備受各方矚目,4月展開電子及郵寄投票,力拚國內ETF分 割案首例,近期進入投票倒數,最終電子投票將於4月21日23時59分 截止。法人說明,分割不會自己好,呼籲投資人踴躍透過電子投票方 式參與,透過分割案可以把股價降下來,讓入手門檻更親民。
對於0050分割後優點,市場專家說明:首先,若以1比4比例分割, 現在持有250股就會變一張,未來一張只要約4萬元就可以交易,小額 投資不用再受限零股下單;其次,分割後只要4萬元就多一張,符合 券商以一張為單位的質押小額借貸條件,便利度大幅提升。
法人指出,0050今年以來優化費用率加上長期績效表現亮眼,受到 投資人高度青睞,春節後0050受益人數增加逾27萬人,增幅達34.6% ,更是受益人數首檔突破百萬的市值型ETF。而根據證交所最新定期 定額排行榜顯示,0050在3月交易戶數月增3.1萬已連續兩個月稱霸冠 軍。
另一方面,上周台股重挫,投資人積極進場搶鑽石。法人提到,上 周台股面對川普貿易亂流,市場投資人鎖定0050、0056進行加碼,分 別獲190.48億、199.05億元淨申購;今年以來更達1,201億、908億元 ,均為全市場前二。
法人表示,因涉及投資人權益,投信公司無法直接進行分割,需要 持有單位數5成投資人參與投票,且多數同意才會通過,建議投資人 積極參與投票。
依元大投信說明,直接各大證券APP點選「股東e服務」最快,投票 時間至4月21日23時59分。用元大投資先生app實測,點選股東e服務 後按「電子投票」,就會直接出現0050投票案,完成約只要30秒。 |
18 |
台灣證交所 |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04-16 |
臺灣證券交易所15日公布2024年上市公司合併報表每位董事平均酬 金,前十高全數為熟面孔,續由中信金以1.027億元奪冠,也是唯一 一家衝上億元;富邦金首度躋身前三名,台積電則掉到第五名;大黑 馬則是大同以1,755萬元、年翻14倍晉升至第19名。
若「加計兼任員工酬金」後的董事年均酬,因科技業的薪酬較高且 不少公司高層也身兼董事,因而拉升了整體排名往上,前三高為聯發 科、台積電、中信金,都突破1億元大關,各為1.56億元、1.45億元 及1.027億元。其中,聯發科將2023年第一名的台積電,擠下第二名 。
上市櫃公司2024年繳出亮眼的獲利表現,尤其金融股獲利大暴衝, 其中又金控股合計大賺6,000億元、年增超過6成最受關注,前十名中 金融股就占了6家,是董事均酬的大贏家,另電子及傳產股僅各3家及 1家。
2024年董事均酬前三高依序為中信金、國巨、富邦金,各為1.027 億元、7,824.55萬元、7,193.7萬元,凱基金、台積電、元大金各5, 828.6萬元、5,071.1萬元、4,994.43萬元,另大立光、台新金、和泰 車、台中銀等都超過3,000萬元以上。
前十名多為熟面孔,且名單與2023年一樣,名次上有一些異動,多 數都出現大幅成長,包括富邦金年翻1.15倍,凱基金及大立光等各年 增四成以上,中信金及台新金也成長三成。至於第11名至20名變化略 大些,其中,大同異軍突起,董事均酬2024年達1,755.96萬元,年增 14.13倍。
|
19 |
集邦科技 |
|
摘錄工商A8版 |
2025-04-16 |
【集邦科技TrendForce】
人型機器人應用於2024年得到一眾科技廠商挹注,NVIDIA宣布Pro ject GR00T人型機器人計畫,Tesla展示Optimus機器人的戶外行走能 力,Figure AI則獲得新一輪融資,公司市值增長至395億美元,Tes la Musk對人型機器人技術表現高度期待,預測機器人服務的市場規 模將超過10兆美元。
其中,感測技術是人型機器人可靈活行走、在各種場景模仿人類行 為的關鍵技術,特別是在力量感知與慣性測量方面的進步,正推動機 器人從簡單的編程動作向更自然的人類行為表現發展。
機器人的投資熱潮也帶動感測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傳統工業機器人 不同之處在於人型機器人需要在複雜多變的環境中工作,並與人類具 備相似的反應速度,需仰賴感測系統精確感知周圍環境並做出反應。
人型機器人的感測系統主要由力矩感測器、IMU與視覺感測系統組 成,共同構成機器人感知能,其中力矩感測器是人型機器人的基礎觸 覺神經,讓機器人能感知與環境的物理互動,在抓取物品與步行期間 穩定進行感測並精確控制力量,從而安全執行各種任務。
力矩感測器根據工作原理可分為應變式、感應式、電容式、光電式 與電磁式,其中又以應變式感測器因其成熟度與可靠性在市場中占據 主導地位,透過檢測物理條件引起的電阻變化來產生可測量的訊號。
此外,力矩感測器又可分為一維、三維與六維,一維力矩感測器測 量方向與作用點固定的力,適用於機器人的直線關節與手部關節,相 對簡單且成本較低;三維力矩感測器能測量3個方向的力,但當測量 力的作用點與感測器標定點偏移時,會產生測量誤差。
六維力矩感測器則能同時測量3個方向的力與3個方向的力矩,特別 適用於需要精確力道的旋轉關節,例如手腕與腳踝部位,也是最複雜 和昂貴的組件之一。
除了力矩感測器之外,IMU在機器人定位、平衡與運動控制中也扮 演不可或缺的角色。IMU是一種能測量物體三軸角度與加速度的感測 器,通常由三軸加速計、三軸陀螺儀與磁力計等元件組成,透過誤差 補償與慣性導航解算,能計算物體相對初始位置的座標變化量、速度 等導航資訊。
從供應商面向來看,隨著人型機器人生產規模的擴大,對高精度、 高準度與具成本優勢的感測器需求將呈現高度增長,目前六維力矩感 測器主要由美國ATI、德國SCHUNK與日本WACOH-TECH等廠商主導,由 於多與FANUC、KUKA、ABB、YASKAWA等工業機器人開發新品,因此售 價昂貴。
此外,力控制還涉及重力、慣性力補償、振動抑制等核心演算法, 而掌握這些核心技術的廠商極少,因此能將高階力控技術融入現有人 型機器人產品具挑戰性,需要製造商具備垂直整合能力與演算法方面 的優勢。
在IMU方面,全球IMU市場集中度高,由Bosch、ST Micro、TDK、A nalog Device與Honeywell主導,占據超過90%以上市場份額。感測 器技術將不斷進步,向更輕量化、更精確、更低成本的方向發展,目 前市場的車規IMU已滿足人型機器人的基本需求。
|
20 |
中信產險 |
|
摘錄工商A 12 |
2025-04-16 |
產險業公布2024年資本適足率(RBC)數據,已恢復到疫情前,有 七家本國產險、三家外資產險資本適足率均超過400%,達到保險業 資本適足性法定標準(200%)的2倍。
2022年底因防疫險巨額理賠,造成數家產險資本適足率暴跌、甚至 轉負,但產險業啟動增資與重建財務體質策略,各產險資本適足率都 由負翻正,如中信產從2022年底-1680%迅速拉升至2024年來到336% ,遠優於危機時期;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從-1079%拉升至333%,顯 示完全擺脫嚴重虧損陰霾。
五大防疫保單重災公司RBC雖由負轉正,但有些公司去年RBC卻不升 反降,如RBC最高的台灣產險從1082%降至去年底717%;第一保從8 67%降至533%。
產險業者表示,主要是過去RBC只納入車險、火險、水險及工程險 等巨災風險計算,目前須納入全險種巨災風險,因計算標準有所調整 ,使各產險RBC跟著下調,還有產險公司提高投資金額,使風險準備 金提列,也會讓RBC下調。
部份產險如南山產險與泰安產險資本適足率卻依然呈現穩健上升趨 勢。
南山產險從2022年底278%提升至2024年底390%。泰安產險從588 %提高至614%,顯示償付能力逐步改善,財務結構呈現正向調整中 。
產險業者指出,資本適足率高於監理標準愈多,代表公司抗風險能 力愈強,財務體質愈穩健,但也需注意過高的資本適足率,可能隱含 資本未被有效運用,反映報酬效率偏低,即解讀RBC高低,需搭配盈 餘能力、資產報酬率、現金流與經營策略等綜合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