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股票名稱 |
標題 |
訊息來源 |
日期 |
1 |
台灣證交所 |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7-15 |
內外資第二季全回籠,臺灣證券交易所14日公布第二季集中市場大 戶、中實戶
及散戶交易人數各季增41人、1,166人及26,795人,季增 幅度以中實戶5.29%最
大,散戶交易人數為歷史單季第二高。
外資及國內法人資金也明顯回流,第二季占總成交值比重各季增1 .08個百分
點與0.78個百分點。
川普關稅2.0政策唯一不變的就是「變變變」,台股因而在第二季 出現17,306
點~22,587點上下5,280點的波動,內資也在第二季紛紛 回籠。
證交所指出,自然人中,第二季成交5億元以上的大戶有2,663人、 1億~5億
元的中實戶有23,214人、1億元以下的散戶則有526.165萬人 。
上述大戶、中實戶及散戶第二季交易人數各季增41人、1,166人及 26,795人,
季增幅度各為1.56%、5.29%及0.51%,顯以中實戶季增 逾5%最大,但散戶第二
季交易人數是僅次於去年第三季551.62萬人 的單季第二高。
台股於5月及6月合計強彈逾2,000點,另一個代表散戶的定期定額 表現備受
關注。證交所公布6月定期定額143.67億元,較5月144.36億 元小降,雖是今年來
單月次低,但仍處在歷史相對高峰。今年最低是 1月的115.49億元,因過年因素
延後至2月扣款,致2月衝上185.68億 元新高。
證交所並公布,6月台股集中市場有交易戶數為333萬8,342戶,較 5月的302
萬2,012戶大增31萬6,330戶、月增10.47%。顯示市場人氣 明顯攀升。
此外,第二季自然人、外資及國內法人,占集中市場總成交值比重 各為
48.94%、37.29%及13.77%,與第一季的50.8%、36.21%及1 2.99%相較,外資及
國內法人資金明顯回籠,季增合計1.86個百分點 ,與自然人成交值比重形成蹺蹺
板。 |
2 |
台灣證交所 |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7-15 |
臺灣證券交易所(TWSE)董事長林修銘預計今(15)日於工商時報 主辦
「壯大資產管理論壇-高雄場」發表專題演講,深入闡述「根留 台灣-留財引資
壯大資本市場」願景與策略,展現臺灣資本市場的軟 、硬、韌實力,以及證交
所如何助力臺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
林修銘表示,臺股2024年漲幅28.47%居全球第二,價量創新高。 2025年以
來,儘管面臨美國關稅、地緣政治衝突及全球供應鏈重組等 挑戰,仍展現堅
韌,自4月9日低點以來已反彈逾20%。
上市公司基本面表現優異,2025年前五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5% ,首季
獲利大幅增長22%,且穩定配發現金股利,現金殖利率2.6% ,優於日、韓股
市。
根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4月最新數據,臺灣集中市場股票成 交金
額國際排名第13,股票發行市值為全球第15大,臺灣資本市場也 是全球最活絡
的證券市場之一,2024年成交值周轉率135.4%,吸引 國內外資金參與。
林修銘指出,證券交易市場是我國資本市場最重要平臺之一,制度 創新則
是市場活絡的推手。近年證交所陸續推出重大制度改革,定期 定額、盤中逐筆
交易、造市者及盤中零股等機制的推出與精進,有效 擴大臺股投資族群及降低
投資門檻。
截至2025年5月底,全臺開戶人數近1,345萬人,有交易人數逾500 萬人。此
外,臺股投資價值也反映在外資交易比重達36%,持股市值 比率則提升至
43%。
在壯大市值方面,林修銘表示,2024年共36家企業在臺灣證券交易 所IPO
掛牌上市,創12年以來新高。上市公司透過股票、債券籌資金 額達6,464億元。
2025年6月19日止,新上市家數已14家,並有多家企 業送件申請或準備IPO中。
證交所也推動臺灣創新板(TIB)制度全面 升級,累計20家企業在創新板掛
牌。
在新商品方面,ETF市場蓬勃發展,截至5月底上市186檔、上櫃10 3檔,資
產規模達6.4兆元,居亞洲第三大。2024年全球ETF資產規模 增長27%,臺灣
ETF成長51%,表現亮眼。
|
3 |
台灣證交所 |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7-15 |
主動安聯台灣高息(00984A)14日於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證 交所董事
長林修銘致詞時表示,台灣ETF市場已快速成長為亞洲前三 大市場,總規模超過
66兆元,今年5月起主動式ETF陸續掛牌上市,累 計包含00984A共5檔,展現主管
機關與全體業者對創新商品的高度支 持與執行力。
林修銘指出,安聯投信正式加入台灣ETF發行人的行列。這是安聯 投信所屬
的安聯環球投資集團在全球發行的第一檔主動式ETF,安聯 集團選擇以台灣作為
全球首發市場,顯示對台灣資本市場發展的高度 肯定與重視。
林修銘表示,安聯投信在台灣已深耕超過35年,過去以主動式資產 管理著
稱,目前在台灣提供國人投資(含境內發行及境外代理)的基 金超過300檔,規
模超過1兆元 ,為台灣資產管理公司翹楚;其中, 台股主動式共同基金規模也將
近900億元,居國內投資股票型基金市 占第一。
林修銘認為,安聯正式進軍台灣主動式ETF市場,將其35年所奠定 的主動核
心投資價值再創巔峰,將開啟主動式基金與資本市場連結的 新的篇章。
林修銘並強調,另一方面,安聯集團選擇台灣作為全球第一檔主動 式ETF的
發行市場,更是對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給予高度肯定。顯示 我國資本市場規模、
發展潛力與開放度、法規健全度,均極具國際吸 引力與競爭力,深受全球頂尖資
產管理機構的重視與肯定。
他指出,這不僅象徵台灣在ETF市場近年的蓬勃發展,已具備亞太 區的戰略
關鍵地位,並成為國際集團重要成長引擎,同時,也展現主 管機關亞洲資產管理
中心政策推動下的實質成果。
|
4 |
安聯投信 |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7-15 |
主動安聯台灣高息(00984A)14日於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證 交所董事
長林修銘致詞時表示,台灣ETF市場已快速成長為亞洲前三 大市場,總規模超過
66兆元,今年5月起主動式ETF陸續掛牌上市,累 計包含00984A共5檔,展現主管
機關與全體業者對創新商品的高度支 持與執行力。
林修銘指出,安聯投信正式加入台灣ETF發行人的行列。這是安聯 投信所屬
的安聯環球投資集團在全球發行的第一檔主動式ETF,安聯 集團選擇以台灣作為
全球首發市場,顯示對台灣資本市場發展的高度 肯定與重視。
林修銘表示,安聯投信在台灣已深耕超過35年,過去以主動式資產 管理著
稱,目前在台灣提供國人投資(含境內發行及境外代理)的基 金超過300檔,規
模超過1兆元 ,為台灣資產管理公司翹楚;其中, 台股主動式共同基金規模也將
近900億元,居國內投資股票型基金市 占第一。
林修銘認為,安聯正式進軍台灣主動式ETF市場,將其35年所奠定 的主動核
心投資價值再創巔峰,將開啟主動式基金與資本市場連結的 新的篇章。
林修銘並強調,另一方面,安聯集團選擇台灣作為全球第一檔主動 式ETF的
發行市場,更是對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給予高度肯定。顯示 我國資本市場規模、
發展潛力與開放度、法規健全度,均極具國際吸 引力與競爭力,深受全球頂尖資
產管理機構的重視與肯定。
他指出,這不僅象徵台灣在ETF市場近年的蓬勃發展,已具備亞太 區的戰略
關鍵地位,並成為國際集團重要成長引擎,同時,也展現主 管機關亞洲資產管理
中心政策推動下的實質成果。
|
5 |
富邦人壽 |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7-15 |
由於保險競賽月份、新商品推出及新台幣升值三大效應,六大壽險 公司6月整
體新契約保費收入創今年單月新高、達585.4億元,年成長 37.10%、月增
47.31%,上半年累計新契約保費3,018.9億元、年增 34.23%。
壽險業者指出,美元保單、利變型商品與保障型商品為主力銷售品 項,其中
以利變型商品成長最神速,投資型因保戶採觀望態度而持續 衰退。
國泰人壽6月新契約保費高達183億元、年增93%,穩居市場第一; 上半年累
計達953.4億元、年增率82%、月增87.9%。其中利變型商 品占比高達7成、年增
388%;投資型保單銷售略下滑、年減11%、月 減2.11%,占比23%,美元傳統
理財商品因新台幣升值而受民眾青睞 ,新契約保費月增高達259%。
富邦人壽表示,6月新契約保費93億元、年增3%;上半年累計達6 29億元、
年增達13%,預估居市場第二。上半年投資型保單銷售占新 契約整體近25%,利
變型商品約占8.3%,銷售策略上,持續聚焦於 分期繳與保障型商品。
南山人壽6月新契約保費59億元,年增14%、月減1.67%;上半年 455億元、
年增19%。以投資型、利變壽險為較大宗,共約占7成,但 較上月略減,整體醫
療險商品動能穩健,健康險與傷害險的業績較上 月成長近3成。
新光人壽6月新契約保費142.6億元、年增33.3%;上半年為348.8 億元、年增
22%。以外幣保單占整體新契約超過6成為最多、年增37 %;保障型商品占比高
達66.4%、年增32.3%;利變型保單成長最多 、年增38.8%,投資型保單年減
33.1%。
凱基人壽6月新契約56.4億元、年增22.7%;上半年367.5億元、年 增49.5%,
以利變型保單占比最高、年增20.4%,投資型商品逆勢強 勁、年增55.9%,將持
續主推利變型與分紅保單。台灣人壽也穩健成 長,6月新契約51億元、年成長
35.07%;上半年265億元、年增5.02 %。 |
6 |
南山人壽 |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7-15 |
由於保險競賽月份、新商品推出及新台幣升值三大效應,六大壽險 公司6月整
體新契約保費收入創今年單月新高、達585.4億元,年成長 37.10%、月增
47.31%,上半年累計新契約保費3,018.9億元、年增 34.23%。
壽險業者指出,美元保單、利變型商品與保障型商品為主力銷售品 項,其中
以利變型商品成長最神速,投資型因保戶採觀望態度而持續 衰退。
國泰人壽6月新契約保費高達183億元、年增93%,穩居市場第一; 上半年累
計達953.4億元、年增率82%、月增87.9%。其中利變型商 品占比高達7成、年增
388%;投資型保單銷售略下滑、年減11%、月 減2.11%,占比23%,美元傳統
理財商品因新台幣升值而受民眾青睞 ,新契約保費月增高達259%。
富邦人壽表示,6月新契約保費93億元、年增3%;上半年累計達6 29億元、
年增達13%,預估居市場第二。上半年投資型保單銷售占新 契約整體近25%,利
變型商品約占8.3%,銷售策略上,持續聚焦於 分期繳與保障型商品。
南山人壽6月新契約保費59億元,年增14%、月減1.67%;上半年 455億元、
年增19%。以投資型、利變壽險為較大宗,共約占7成,但 較上月略減,整體醫
療險商品動能穩健,健康險與傷害險的業績較上 月成長近3成。
新光人壽6月新契約保費142.6億元、年增33.3%;上半年為348.8 億元、年增
22%。以外幣保單占整體新契約超過6成為最多、年增37 %;保障型商品占比高
達66.4%、年增32.3%;利變型保單成長最多 、年增38.8%,投資型保單年減
33.1%。
凱基人壽6月新契約56.4億元、年增22.7%;上半年367.5億元、年 增49.5%,
以利變型保單占比最高、年增20.4%,投資型商品逆勢強 勁、年增55.9%,將持
續主推利變型與分紅保單。台灣人壽也穩健成 長,6月新契約51億元、年成長
35.07%;上半年265億元、年增5.02 %。 |
7 |
國泰產險 |
|
摘錄工商A11版 |
2025-07-15 |
產險保費收入持續成長,統計主要產險公司多呈雙位數增幅,但自 留比率大多
略降,凸顯再保分散風險策略,反應在損率普遍下降,理 賠壓力減輕,經營體質
趨向穩健。
產險公司保費收入去年成長多6%~13%之間,不僅帶動整體市場 規模擴
大,部分並透過再保分攤調整自留風險結構,展現更穩健的經 營策略。富邦產險
去年保費收入666億元、年增約10.8%,穩居市場 龍頭,國泰世紀產物及新光產
物分別以378億元及269億元居次。除大 型產險持續放量,中信產物保費收入也從
27.8億元成長至33.4億元、 增幅達20%,為成長幅度最高。
自留保費比率整體呈現小幅下降趨勢。以富邦產物為例,自留比率 從2023年
69.4%降至去年66.4%;新光產物從77.4%降至74.7%,顯 示即便保費規模擴增,
各公司仍透過增加再保比例分散潛在損失,反 映其調整承保策略、提高淨自留金
額的態度。
觀察損率表現,多數公司理賠支出明顯趨緩。富邦產物損率從74. 9%降至
54.2%,新安東京海上自72.82%下降至54.24%,新光產也 從55.58%降至
51.59%,和泰產物更從105.2%大幅降低至42.5%, 顯示理賠壓力減輕,經營成
果顯著改善。
再保策略上,隨市場規模擴大,多家大型產險同步增加再保費支出 。例如富
邦產物再保支出由184億元提升至223億元,國泰世紀從99億 元增至118億元,分
別成長約21%與19%,以維持足夠的資本彈性及 風險緩衝。
另外,針對三元能源科技14日清晨嚴重火警,據了解,投保數張產 險保單並
且由多家產險共保,自留比重接近25%,因此整體產險曝險 金額屬可控範圍。
|
8 |
中信產險 |
|
摘錄工商A11版 |
2025-07-15 |
產險保費收入持續成長,統計主要產險公司多呈雙位數增幅,但自 留比率大多
略降,凸顯再保分散風險策略,反應在損率普遍下降,理 賠壓力減輕,經營體質
趨向穩健。
產險公司保費收入去年成長多6%~13%之間,不僅帶動整體市場 規模擴
大,部分並透過再保分攤調整自留風險結構,展現更穩健的經 營策略。富邦產險
去年保費收入666億元、年增約10.8%,穩居市場 龍頭,國泰世紀產物及新光產
物分別以378億元及269億元居次。除大 型產險持續放量,中信產物保費收入也從
27.8億元成長至33.4億元、 增幅達20%,為成長幅度最高。
自留保費比率整體呈現小幅下降趨勢。以富邦產物為例,自留比率 從2023年
69.4%降至去年66.4%;新光產物從77.4%降至74.7%,顯 示即便保費規模擴增,
各公司仍透過增加再保比例分散潛在損失,反 映其調整承保策略、提高淨自留金
額的態度。
觀察損率表現,多數公司理賠支出明顯趨緩。富邦產物損率從74. 9%降至
54.2%,新安東京海上自72.82%下降至54.24%,新光產也 從55.58%降至
51.59%,和泰產物更從105.2%大幅降低至42.5%, 顯示理賠壓力減輕,經營成
果顯著改善。
再保策略上,隨市場規模擴大,多家大型產險同步增加再保費支出 。例如富
邦產物再保支出由184億元提升至223億元,國泰世紀從99億 元增至118億元,分
別成長約21%與19%,以維持足夠的資本彈性及 風險緩衝。
另外,針對三元能源科技14日清晨嚴重火警,據了解,投保數張產 險保單並
且由多家產險共保,自留比重接近25%,因此整體產險曝險 金額屬可控範圍。
|
9 |
富邦產險 |
|
摘錄工商A11版 |
2025-07-15 |
產險保費收入持續成長,統計主要產險公司多呈雙位數增幅,但自 留比率大多
略降,凸顯再保分散風險策略,反應在損率普遍下降,理 賠壓力減輕,經營體質
趨向穩健。
產險公司保費收入去年成長多6%~13%之間,不僅帶動整體市場 規模擴
大,部分並透過再保分攤調整自留風險結構,展現更穩健的經 營策略。富邦產險
去年保費收入666億元、年增約10.8%,穩居市場 龍頭,國泰世紀產物及新光產
物分別以378億元及269億元居次。除大 型產險持續放量,中信產物保費收入也從
27.8億元成長至33.4億元、 增幅達20%,為成長幅度最高。
自留保費比率整體呈現小幅下降趨勢。以富邦產物為例,自留比率 從2023年
69.4%降至去年66.4%;新光產物從77.4%降至74.7%,顯 示即便保費規模擴增,
各公司仍透過增加再保比例分散潛在損失,反 映其調整承保策略、提高淨自留金
額的態度。
觀察損率表現,多數公司理賠支出明顯趨緩。富邦產物損率從74. 9%降至
54.2%,新安東京海上自72.82%下降至54.24%,新光產也 從55.58%降至
51.59%,和泰產物更從105.2%大幅降低至42.5%, 顯示理賠壓力減輕,經營成
果顯著改善。
再保策略上,隨市場規模擴大,多家大型產險同步增加再保費支出 。例如富
邦產物再保支出由184億元提升至223億元,國泰世紀從99億 元增至118億元,分
別成長約21%與19%,以維持足夠的資本彈性及 風險緩衝。
另外,針對三元能源科技14日清晨嚴重火警,據了解,投保數張產 險保單並
且由多家產險共保,自留比重接近25%,因此整體產險曝險 金額屬可控範圍。
|
10 |
新安東京海險 |
|
摘錄工商A11版 |
2025-07-15 |
產險保費收入持續成長,統計主要產險公司多呈雙位數增幅,但自 留比率大多
略降,凸顯再保分散風險策略,反應在損率普遍下降,理 賠壓力減輕,經營體質
趨向穩健。
產險公司保費收入去年成長多6%~13%之間,不僅帶動整體市場 規模擴
大,部分並透過再保分攤調整自留風險結構,展現更穩健的經 營策略。富邦產險
去年保費收入666億元、年增約10.8%,穩居市場 龍頭,國泰世紀產物及新光產
物分別以378億元及269億元居次。除大 型產險持續放量,中信產物保費收入也從
27.8億元成長至33.4億元、 增幅達20%,為成長幅度最高。
自留保費比率整體呈現小幅下降趨勢。以富邦產物為例,自留比率 從2023年
69.4%降至去年66.4%;新光產物從77.4%降至74.7%,顯 示即便保費規模擴增,
各公司仍透過增加再保比例分散潛在損失,反 映其調整承保策略、提高淨自留金
額的態度。
觀察損率表現,多數公司理賠支出明顯趨緩。富邦產物損率從74. 9%降至
54.2%,新安東京海上自72.82%下降至54.24%,新光產也 從55.58%降至
51.59%,和泰產物更從105.2%大幅降低至42.5%, 顯示理賠壓力減輕,經營成
果顯著改善。
再保策略上,隨市場規模擴大,多家大型產險同步增加再保費支出 。例如富
邦產物再保支出由184億元提升至223億元,國泰世紀從99億 元增至118億元,分
別成長約21%與19%,以維持足夠的資本彈性及 風險緩衝。
另外,針對三元能源科技14日清晨嚴重火警,據了解,投保數張產 險保單並
且由多家產險共保,自留比重接近25%,因此整體產險曝險 金額屬可控範圍。
|
11 |
和泰產險 |
|
摘錄工商A11版 |
2025-07-15 |
產險保費收入持續成長,統計主要產險公司多呈雙位數增幅,但自 留比率大多
略降,凸顯再保分散風險策略,反應在損率普遍下降,理 賠壓力減輕,經營體質
趨向穩健。
產險公司保費收入去年成長多6%~13%之間,不僅帶動整體市場 規模擴
大,部分並透過再保分攤調整自留風險結構,展現更穩健的經 營策略。富邦產險
去年保費收入666億元、年增約10.8%,穩居市場 龍頭,國泰世紀產物及新光產
物分別以378億元及269億元居次。除大 型產險持續放量,中信產物保費收入也從
27.8億元成長至33.4億元、 增幅達20%,為成長幅度最高。
自留保費比率整體呈現小幅下降趨勢。以富邦產物為例,自留比率 從2023年
69.4%降至去年66.4%;新光產物從77.4%降至74.7%,顯 示即便保費規模擴增,
各公司仍透過增加再保比例分散潛在損失,反 映其調整承保策略、提高淨自留金
額的態度。
觀察損率表現,多數公司理賠支出明顯趨緩。富邦產物損率從74. 9%降至
54.2%,新安東京海上自72.82%下降至54.24%,新光產也 從55.58%降至
51.59%,和泰產物更從105.2%大幅降低至42.5%, 顯示理賠壓力減輕,經營成
果顯著改善。
再保策略上,隨市場規模擴大,多家大型產險同步增加再保費支出 。例如富
邦產物再保支出由184億元提升至223億元,國泰世紀從99億 元增至118億元,分
別成長約21%與19%,以維持足夠的資本彈性及 風險緩衝。
另外,針對三元能源科技14日清晨嚴重火警,據了解,投保數張產 險保單並
且由多家產險共保,自留比重接近25%,因此整體產險曝險 金額屬可控範圍。
|
12 |
星展銀行 |
|
摘錄工商A11版 |
2025-07-15 |
川普關稅開獎一波波,市場對美元走勢再度引發高度關注。外銀分 析,政策
不確定性持續、美國財政可持續性受到質疑,「去美元化」 結構性趨勢日益明
顯。在美國通膨數據公布前,美元面臨不對稱風險 ,若數據偏低,將強化市場對
美國有能力承受關稅衝擊的預期;若數 據回升,則可能壓抑降息預期,進而推升
美元走勢。
川普宣布8月起對歐盟與墨西哥課徵30%的進口關稅,渣打銀行表 示,美元
對關稅消息的表現,反映出兩大市場動能,一是「川普賣權 」逐漸成為市場共
識,即若市場對關稅反應過於負面,川普將可能放 寬措施;二是市場認為關稅對
美國貿易夥伴的傷害大於美國本身,近 期加幣與日圓的疲弱即為例證。
基於這個邏輯,美元在公布CPI數據前呈現非對稱風險結構,若通 膨反彈,
將抑制降息預期、推升美元;反之,若通膨數字下降,有利 於維持降息預期、強
化市場對美國能承受關稅衝擊的看法。短期內預 期美元指數將測試其50日移動平
均線98.64。
(ㄏㄨㄟˋ)豐銀行指出,展望下半年,美元存在適度走軟空間, 若美國與
全球經濟同步放緩,週期性因素對美元未必會構成明顯拖累 ,但政策因素對美元
的拖累效應仍在持續,不確定性短期內恐難明顯 消除,「去美元化」的結構性趨
勢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對美元後市形 成潛在壓力。
星展銀行認為,大而美法案(OBBB)被視為財政刺激措施,通常是 美元的
利多因素,但其中的減稅措施,主要是臨時性或針對特定群體 ,將抑制刺激經濟
成長的效應,因此對美元的正面影響也將相對減弱 。 |
13 |
滙豐商銀 |
|
摘錄工商A11版 |
2025-07-15 |
川普關稅開獎一波波,市場對美元走勢再度引發高度關注。外銀分 析,政策
不確定性持續、美國財政可持續性受到質疑,「去美元化」 結構性趨勢日益明
顯。在美國通膨數據公布前,美元面臨不對稱風險 ,若數據偏低,將強化市場對
美國有能力承受關稅衝擊的預期;若數 據回升,則可能壓抑降息預期,進而推升
美元走勢。
川普宣布8月起對歐盟與墨西哥課徵30%的進口關稅,渣打銀行表 示,美元
對關稅消息的表現,反映出兩大市場動能,一是「川普賣權 」逐漸成為市場共
識,即若市場對關稅反應過於負面,川普將可能放 寬措施;二是市場認為關稅對
美國貿易夥伴的傷害大於美國本身,近 期加幣與日圓的疲弱即為例證。
基於這個邏輯,美元在公布CPI數據前呈現非對稱風險結構,若通 膨反彈,
將抑制降息預期、推升美元;反之,若通膨數字下降,有利 於維持降息預期、強
化市場對美國能承受關稅衝擊的看法。短期內預 期美元指數將測試其50日移動平
均線98.64。
(ㄏㄨㄟˋ)豐銀行指出,展望下半年,美元存在適度走軟空間, 若美國與
全球經濟同步放緩,週期性因素對美元未必會構成明顯拖累 ,但政策因素對美元
的拖累效應仍在持續,不確定性短期內恐難明顯 消除,「去美元化」的結構性趨
勢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對美元後市形 成潛在壓力。
星展銀行認為,大而美法案(OBBB)被視為財政刺激措施,通常是 美元的
利多因素,但其中的減稅措施,主要是臨時性或針對特定群體 ,將抑制刺激經濟
成長的效應,因此對美元的正面影響也將相對減弱 。 |
14 |
新光三越 |
|
摘錄工商A14版 |
2025-07-15 |
全台百貨「店王」新光三越台中店停業至今屆滿五個月,台中百貨 市場的
人氣與買氣大受衝擊。根據統計,2025年上半年,台中百貨市 場營收約332.7億
元,年減逾55億元,年減幅達14.2%,其中新光三 越營收從116.8億元銳減至
40.8億元,年減幅高達65%,等同於少了 一家中大型百貨商場的年營收,成為
影響主因。
百貨業界指出,第四季是百貨市場最重要的周年慶檔期,新光三越 能否在
周年慶前復業,將直接影響數千名勞工生計與百億業績,唯有 整個產業鏈回復
動能,才能挽回中台灣百貨市場的生機。
事實上,新光三越台中店停業至今,雖有部分消費人潮轉往大遠百 、中
友、LalaPort等商場消費,帶動上述商場營收逆勢成長,惟整體 市場缺口仍難以
補齊,尤其高端品牌與獨家櫃位短期難以移轉,導致 原有消費結構出現斷層。
新光三越台中店眾多品牌長期穩坐全台百貨「櫃王」。據悉,館內 約有
400個專櫃業績居全台百貨之冠,因此,目前部分精品品牌選擇 暫停營業、或
開設臨時街邊店,就是為了等待新光三越重新復業,而 非轉移至其他百貨據
點,顯示新光三越於中台灣的關鍵地位。不只櫃 商忠誠度高,不少新光主顧客
們因為購物習慣受到中斷,寧可選擇轉 移到外縣市消費、或是改為網購,造成
七期商圈人氣明顯下滑。
此外,新光三越台中店停業後,超過4,000名專櫃人員的生計大受 影響。據
悉,部分員工被安排至北部或南部其他分店支援,但面臨通 勤距離拉長、排班
衝突、生活成本提高等問題,不少人選擇離職或暫 停工作,造成原本穩定的人
力安排遭打亂。
百貨同業私下表示,新光三越停業不僅造成中部消費斷點,近期新 台幣大
幅升值,增加民眾出國消費的意願,加上連假增加與部分國家 開放免簽,形成
一波出國採購熱潮,導致中高端消費族群,將原本要 花在新光購物的預算轉向
海外消費。購物人流與消費金額同步下降, 讓台中百貨市場在缺乏龍頭店帶動
下,陷入「停滯+轉移」雙重壓力 。
目前,新光三越仍處於全面整修階段,復業時程尚未公布,櫃商、 顧客、
甚至是百貨同業對其復業進度高度關注,視為下半年台中百貨 市場能否回溫的
關鍵。業界普遍認為,新光三越做為中台灣百貨市場 的領頭羊,其復業時程直
接影響整體商圈結構與市場信心,若能盡早 恢復營運,將能降低營業空窗期造
成七期商圈的經濟損失。 |
15 |
育世博-KY |
|
摘錄工商A14版 |
2025-07-15 |
瞄準抗體藥物複合體(ADC)商機,育世博-KY董事長蕭世嘉14日表 示,擬把
雙抗耦連雙藥物平台,以技術作價分割成立新公司,引進美 國投資人,目標年底
前完成新公司設立,並募資5,000萬~6,000萬美 元,加速新平台技術發展。
蕭世嘉表示,育世博首創的抗體雙藥物連結(AD2C)平台,提供一 種全新
且無需抗體工程改造的雙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製備方式,今年 4月已在美國癌症
研究協會年會中,發表用於肝細胞癌治療的GPC3抗 體雙藥物複合體最新研究成
果,備受關注。
蕭世嘉表示,育世博的AD2C平台,其核心技術為自有的連結平台, 具備快
速、簡單且具成本效益的特性,無需依賴傳統聚合物結構,即 可穩定連接雙藥
物,保有ADC原有的穩定性與結構完整性,避免產生 如「小樹欉」般的不規則聚
合外觀,技術領先性受到歐美合作夥伴高 度關注。
由於最近國際授權案有加溫現象,且是針對早期的開發案,也讓育 世博對
ADC新公司的創立樂觀看待。
育世博主要有兩個技術平台,包括利用點擊化學發展的ACC平台及 延伸發展
具靶向性的AD2C技術。 ACC技術平台開發的新藥中,進展最 快的ACE1831,已
用於血液腫瘤(淋巴癌)與自體免疫疾病,其中淋 巴癌的一期臨床試驗,力拼年
底完成收案;另針對罕見自體免疫疾病 的IgG4,是全球首項採用異體現成型細胞
療法,下半年完成PhaseI/ II首位臨床試驗收案。
另外,在實體腫瘤的ACE2016的一期臨床試驗,預計收案7位並完成 四階試
驗,順利的話也可望在明年第一季完成。
目前在興櫃掛牌的育世博,也規畫明年下半年到2027年初轉至創新 版掛牌交
易。
|
16 |
漢康-KY |
|
摘錄工商A15版 |
2025-07-15 |
漢康(7827)宣布,其研發中的創新免疫療法藥物HCB101在最新的 臨床試
驗中,再次顯現治療潛力。在2025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 SCO)的臨床一
期試驗中,32例患者接受0.08-5.12mg/kg給藥,共有 6例SD(疾病穩定),其中
5例經多種藥物治療皆失敗的實體瘤患者, 在HCB101用藥下疾病穩定平均超過
16周,隨著臨床入組患者施打劑量 的提高,更顯著的臨床療效繼續被驗證。
漢康指出,在臨床一期試驗中頭頸癌病患與一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NHL)病患分別在5.12與8 mg/kg劑量下,腫瘤皆出現持續性縮小, 甚至在
NHL個案中,原有7處腫瘤病灶已縮小至僅剩2處,整體腫瘤體 積減少將近
90%。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PK/PD)數據顯示,HCB101 呈現非線性、靶點介
導的藥代動力學特徵,且高劑量下半衰期延長, 血漿暴露量的增加與靶點介導
的藥物處置特徵一致,檢臨床數據則顯 示,當劑量達到2.56mg/kg以上時,其與
癌細胞表面CD47靶點的結合 率(RO)達90%以上;當劑量升至5.12mg/kg以
上,幾乎達到完全飽 和,顯示當RO達到飽和,腫瘤開始出現明顯且持續的縮
小。
與傳統CD47單抗(如 magrolimab)以及其他近年來開發的SIRPα 融合蛋白
藥物相比,HCB101在RO飽和、紅血球結合率低和安全性方面 表現出顯著差異
化優勢,其臨床前和早期臨床數據也已驗證其單藥活 性和良好的聯合治療潛
力,使其成為CD47–SIRPα靶點路徑中具競爭 力的新一代免疫治療候選藥物。
最近,HCB101在聯合標準治療(SOC)2線治療特定實體瘤晚期癌症 的臨
床1b/2a試驗中,在中低劑量2.56mg/kg 下的測試中,三例患者 全部都達到疾病
穩定(SD),並且初步數據顯示並未出現明顯的毒性 副作用;當劑量提升到
5.12mg/kg時,在給藥6周後,目前已可評估的 兩例患者中,一例腫瘤縮小接近
30%、另一例超過30%達到PR,有潛 力優於目前該適應症聯合療法的平均客觀
反應率(ORR)26.5%。
此結果讓研究者和患者都備受鼓舞,隨著臨床試驗順利開展,漢康 也透
露,目前正同步推進生物標誌物(Biomarker)研究,以深入了 解藥物誘導的免
疫機制。初步推論指出,HCB101透過活化M1型巨噬細 胞吞噬腫瘤細胞,進而
刺激CD8殺手T細胞與記憶型T細胞,產生持續 性的抗腫瘤免疫反應,這可能正
是其能夠達成腫瘤縮小的關鍵原因之 一,隨著臨床進展與療效數據的累積,
HCB101未來在全球癌症免疫治 療市場中的地位,備受期待。
|
17 |
全球人壽 |
|
摘錄工商A15版 |
2025-07-15 |
第44屆雙北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於7月熱鬧開打,全球人壽 長期支持台
灣體育發展,今年首度成為瓊斯盃合作伙伴之一,並在7 月13日於新莊體育館舉
辦企業主題日,由全球人壽董事長林文惠親自 開球,展現企業對體育賽事的高度
重視。同時也在現場設立防詐騙互 動攤位,透過小遊戲讓觀眾學習識詐知識,落
實全球人壽「因為愛責 任在」的品牌理念。
本場賽事由中華藍隊對戰菲律賓隊,賽前由董事長林文惠開出精采 好球,並
邀請黛上賓VIP保戶一起觀賞瓊斯盃精采賽事,入場為中華 隊加油,感受國際級
賽事的熱血氛圍。全球人壽從2021年起,大力支 持台灣籃球賽事,今年首度加入
瓊斯盃的贊助行列,象徵企業與國家 代表隊站在同一陣線,一起GO FOR IT,共
同為榮耀而戰,全球人壽 企業主題日活動不僅是體現品牌理念的具體行動,更藉
由觀賽體驗, 深化與保戶之間的情感連結,展現企業對社會的愛與責任。
全球人壽也於主題日現場特別設置「全民識詐」主題攤位,攤位上 設有互動
小遊戲,讓民眾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認識詐騙手法與應對策 略,要民眾「不明簡
訊不要點」、「電話借錢不要信」,提升防詐意 識寓教於樂。
除了積極支持台灣體育發展和宣導防詐騙外,全球人壽近年來提倡 「運動平
權」,強調人人都有參與運動的權利,不因性別、年齡、身 體狀況、經濟條件等
而有所限制,全球人壽連續3年推動「我的籃球 夢」圓夢計畫,協助基層球隊完
善訓練環境,為熱愛籃球的孩子們打 造實現夢想的舞台,上個月底才剛在花蓮展
開為期3天的籃球訓練營 ,讓偏鄉學童有機會感受國家級教練的訓練體驗,啟迪
學子的籃球夢 ,並連續10年舉辦圓夢計畫,累計投入超過1,500萬元,參與人數
超 過900人,持續投入資源協助偏鄉與離島地區學生發展體育潛能,希 望藉此能
夠讓更多小朋友投入運動的行列。 |
18 |
月眉國際開發 |
|
摘錄工商A15版 |
2025-07-15 |
2025暑假馬拉灣要在浪漫泡泡中濕身尖叫、跳到斷電!即日起每周 五、六、日
「粉紅泡泡派對」限時開炸,大量泡泡席捲全場,DJ現場 炸音、MC帶頭吶喊,
馬拉灣瞬間變身粉紅浪潮現場,這場水上派對只 有一個任務跳進第一排、成為泡
泡焦點王!搭配馬拉灣25周年主題「 Pink一夏」,麗寶樂園同步推出「海陸空3
選2」升等優惠,購買「探 索世界」或「馬拉灣」任一票種,只要加價100元,即
可暢玩雙園, 或雙園擇一加碼搭乘天空之夢摩天輪,玩遍陸海空三大場域。渡假
區 會員更享專屬福利,免費升等雙園暢遊,玩得盡興又不傷荷包。
馬拉灣25周年重磅主打「粉紅泡泡派對」,活動現場大量泡泡隨節 奏飛舞,
渲染為夢幻繽紛的粉紅派對,營造出極具視覺與感官衝擊的 沉浸式氛圍,吸引遊
客拍照打卡,打造專屬的獨家記憶;夢幻白日夢 沙灘與周五至周日限定「胖卡市
集」全面登場,天天都有新玩法,每 次來都有不一樣的驚喜。即日起至8月31日
每周日限定推出「霜淇淋 擠擠樂」活動,加入「麗寶樂園渡假區」LINE官方帳
號,即可天天參 加「冰品美食刮刮樂」,有機會刮中冰品免費吃,玩水之餘,也
能吃 到多種品牌冰淇淋、冰棒,清涼無極限。
喜歡拍照打卡的遊客絕對不能錯過全新場景「白日夢沙灘」,以粉 紅陽傘、
浪板、泳圈與氣墊沙發打造出的夢幻打卡區,成為今年園區 最火熱的社群話題景
點,只要拍照並上傳至Facebook或Instagram, 標註「麗寶樂園」與「#白日夢沙
灘」,即可兌換25周年紀念小物乙 份,限量贈送,送完為止。把握7、8月最精彩
時光,現在就加入粉紅 浪潮,解鎖今夏最強玩樂體驗。 |
19 |
群益投信 |
|
摘錄工商C1版 |
2025-07-15 |
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7月11日最新統計,上周新增一檔主動安聯台 灣高息ETF
(00984A)增加3,512人,也使總檔數來到74檔,總受益人 近一周增加2.1萬人,
總人數來到1,124.91萬人,今年來增加102.33 萬人,其中主動式台股ETF人氣績效
均居高。
雖然台股ETF受益人並未創新高,但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 9)、群益
臺灣加權反1(00686R)、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 國泰臺灣加權正2
(00663L)、元大台灣50(0050)、主動野村臺灣 優選(00980A)、主動統一
台股增長(00981A)、00984A等11檔受益 人逆勢創高。整體來看,高息型、市
值型、主動式台股ETF三分天下 。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經理人謝明志強調,台股整體產業 受惠AI算
力需求百倍成長空間,不過仍須留意地緣政策干擾供應鏈與 關稅成本轉嫁風險,
具技術門檻與全球產業供應鏈布局之關鍵企業, 較能掌握規格升級與區域產能轉
移雙重契機。高息資產具備易漲抗跌 的特性更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
不可或缺的即是台股高息 ETF。中長期不看淡台股,因此若盤勢有回檔,投資人
可分批逢低布 局。
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00984A)經理人施政廷表示,對於 高股息
ETF而言,目前正值台股除權息旺季(6至8月),是布局高息 標的關鍵時點。
00984A於7月3日成立以來,在布局策略上採「貼近掛 牌、穩健建倉」策略,優先
考量股息收益與個股流動性,逐步提高持 股比重,以掌握除息行情與填息機會。
隨全球資金配置來到轉折點, 第三季將是布局台股的關鍵時點。歷史經驗顯示第
三季布局台股將有 助於參與成長與累積息收兩大資產。 |
20 |
元大投信 |
|
摘錄工商C1版 |
2025-07-15 |
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7月11日最新統計,上周新增一檔主動安聯台 灣高息ETF
(00984A)增加3,512人,也使總檔數來到74檔,總受益人 近一周增加2.1萬人,
總人數來到1,124.91萬人,今年來增加102.33 萬人,其中主動式台股ETF人氣績效
均居高。
雖然台股ETF受益人並未創新高,但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 9)、群益
臺灣加權反1(00686R)、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 國泰臺灣加權正2
(00663L)、元大台灣50(0050)、主動野村臺灣 優選(00980A)、主動統一
台股增長(00981A)、00984A等11檔受益 人逆勢創高。整體來看,高息型、市
值型、主動式台股ETF三分天下 。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經理人謝明志強調,台股整體產業 受惠AI算
力需求百倍成長空間,不過仍須留意地緣政策干擾供應鏈與 關稅成本轉嫁風險,
具技術門檻與全球產業供應鏈布局之關鍵企業, 較能掌握規格升級與區域產能轉
移雙重契機。高息資產具備易漲抗跌 的特性更能抵禦金融市場的波動度,配置中
不可或缺的即是台股高息 ETF。中長期不看淡台股,因此若盤勢有回檔,投資人
可分批逢低布 局。
安聯台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00984A)經理人施政廷表示,對於 高股息
ETF而言,目前正值台股除權息旺季(6至8月),是布局高息 標的關鍵時點。
00984A於7月3日成立以來,在布局策略上採「貼近掛 牌、穩健建倉」策略,優先
考量股息收益與個股流動性,逐步提高持 股比重,以掌握除息行情與填息機會。
隨全球資金配置來到轉折點, 第三季將是布局台股的關鍵時點。歷史經驗顯示第
三季布局台股將有 助於參與成長與累積息收兩大資產。 |